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域面积大,优抚对象多,驻区部队多,针对上述特点,浦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指示要求,认真对标全国及上海市双拥模范创建评选标准和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引领区建设,做实“四新”,扎实推进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创建工作。
发挥政治优势 构建新平台
利用社会力量,汇聚各方资源,构建双拥新平台。一是建立党建引领平台。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22层,依托陆家嘴金融城党建阵地,建立浦东“空中红色课堂”,向金领、白领和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宣传教育,让尊崇军人、关爱功臣、敬重英雄的“正能量”向社会方方面面辐射延伸。退役军人事务部原部长孙绍骋、全国双拥办领导钱锋、肖安水等先后带队到上海调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时,到此考察并给予高度肯定和好评。二是建立“红色联盟”平台。工行浦东分行、中行浦东分行、建行浦东分行等6大银行、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浦东工作委员会、陆家嘴街道、商飞(集团)上飞公司、二工大等20多家单位首批加入。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提供服务的“红色联盟”,成为服务退役军人的一支“生力军”。三是建立“退役军人之家”平台。在由退役军人为主体创办的安军实业、宗保保安、“叮咚买菜”壹佰米网络科技三家企业,首批挂牌建立“退役军人之家”。对退役军人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政策宣讲咨询、资金技术扶持、心理疏导等服务工作,使之成为退役军人的“温馨港湾”和“心灵家园”。
挖掘红色资源 打造新品牌
组织力量充分发掘浦东的红色历史,系统整理“浦东英烈”“革命功臣”“双拥模范”“军休干部”四大系列红色故事,形成具有浦东特色的“红色品牌”。分别在2017年开展“寻找军功章里的故事”、2018年开展讲好“浦东双拥(英烈、军休)故事”、2019年开展讲好“浦东红色故事”、2020年“浦东三十年,谢谢光荣的您”、2021年“百年辉煌 你我的红色记忆”、2022年“打造引领区 奋进尊崇路”等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开展浦东红色故事“六进”(进机关、进街镇、进学校、进企事业、进军营、进楼宇)宣讲活动,在浦东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感召力的红色文化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红色故事已开讲300余场,受众军民5万余人次,赠阅浦东“红色地图”“红色书籍”数万册,形成了浦东大地处处崇尚英雄、铭记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新高潮;做实做细双拥实事项目,以军地互提需求“双清单”机制为抓手,深入调研驻区部队,妥善协调和解决好部队和官兵的“三后、五难”问题,全区每年安排2000余万元资助双拥实事项目建设,全力支持驻区部队练兵备战。
借助融媒体 拓展新形式
借助融媒体创新宣传形式,在上海市首家建立“浦东双拥”、“浦东长城苑”微信公众号,在“喜马拉雅”开设“空中红色电台”,正式上线手机App“红色大课堂”。围绕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举办“八一”建军节“十个一”系列活动;开展“9•30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被“学习强国”录用的海军节“人民海军向前进”快闪活动;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空军节“我向空军致敬”微信点赞,都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指尖上”的线上双拥宣传和现实中的线下双拥活动互动辉映,把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理念不断植入浦东军民的心灵。2020年参加由全国双拥办组织的双拥主题征文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奖,《防疫就是战斗双拥就是支前 上海市浦东新区坚持“三个突出”打造战时双拥新特色》获得全国一等奖;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探索“筑基强军365”工作法,深入推进新一轮双拥创建工作》在全国双拥工作简报交流中,展示浦东新一轮双拥创城的风采。
织密服务网 夯实新阵地
以落实机构改革要求为着力点,加强退役军人机构及工作体系建设,构建“区一街镇一居村”三级联动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依托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双拥(优抚)之家,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全区1300多个居村设置“退役军人服务站”,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员”的工作网,以信息采集、悬挂光荣牌、矛盾问题攻坚化解、送立功受奖喜报、优待证申领制发等重点任务为契机,进一步织密工作服务网,坚强保障队;利用滨江区域“世界会客厅”、中外客流大、市民网红打卡地的特点,倾力打造10号望江驿“戎戎”,通过开展图文展示、视频播放、红色宣讲、座谈交流、军地互动等方式,展示老兵风采、讲好红色经典,自2021年9月18日揭牌以来,先后举办军地“同心打造引领区,军民携手再出发”主题微论坛、“红色上海与人民军队”国防沙龙、11.11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2周年“蓝色旋风”热点活动、2022年军地3•5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等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镇,以及广大市民、游客纷纷参与,累计达5000余人次,全面展现了浦东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形象,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关心国防、支持双拥、尊崇军人、敬重英雄的社会氛围。(上海市浦东新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