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浦东新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的党员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与病毒的拉锯战中,他们听从指挥,勇毅前行,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使命和担当。
不漏过每一个排查对象,不错过每一个关键信息。
3月24日,流调任务来的猝不及防,烈保中心党员志愿者迅速集结,上午培训、下午上岗,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是“作战阵地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是“作战武器 ”。
在区政府和疾控部门的安排下,烈保志愿小分队加入了病媒科、区地区工作组,自疫情以来进行了快两个月的流调和排查工作,从新手到熟练,他们总结了流调工作的三个要点:迅速、 共情、温度。
流调工作是迅速找出病毒传播链的 “特种作战 ”,并不仅是一个电话那么简单,这是一个了解病例生理及心理变化的过程,从一开始在电话中被质疑到信任托付,他们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与流调对象快速建立起信任关系,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判断风险点、 摸排密接人员。地区工作组的志愿者在接收到名单后进一步排查风险人员住处,总结研判,对接街镇落实管控,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面对这场时间的较量,他们全心投入,常常电话打到深夜,坚持完成每一次临时、突发、高强度的任务。
看到居民们欣慰的笑脸,再苦再累都值了。
疫情发生以来,烈保中心党员志愿者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到各自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登记信息、认领任务,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中参与抗原试剂和防疫物资发放、维护核酸秩序、帮助居民扫码采样、给居民送快递、日常楼道消毒,维护社区在疫情关键时期有序运转。
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居村为居民配药送药,解决了患病居民的燃眉之需,确保关怀到每位居民的需求。无数个日夜中她们连续奋战,舍小家为大家,防护服下是她们奉献的汗水,志愿者马甲下是她们闪耀的红心。
为了打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浦东新区养老机构专班保供组既要做好抗疫物资的分配工作,又要充当搬运工的角色,可谓是脑力和体力的双种考验。
作为单位的“大力士”,他毅然而然的选择冲锋在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面对一辆辆大卡车的货运物资,首要任务就是搬运。遇到天气恶劣时,为了保障物资,加快搬运速度,他甚至一天也没喝上一口水,手脚一直没停歇,纵使汗水浸透了衣裳也阻挡不了他推车卸货的脚步。
5月12日,在他和其他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共接收捐赠物资25吨罐头,并在两小的时间内完成搬运和分配。在统筹分配抗疫物资之余,他还主动送货运司机做核酸检测,发挥自身志愿服务力量最大化。
养老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风险较高的重点人群。作为烈保中心党支部书记,他身先士卒,率先上前支援养老工作,化身成了一名包干员,负责养老机构的蹲点巡查、物资保障、视频检查等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用自己的实干带动全体支部成员营造“一盘棋”、“一条心”的局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退役军人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风采本色。
4月17日,接到新区防控指挥部的部署,烈保中心三名党员干部被紧急抽调到局养老机构包干员岗位,经过系统的培训后,当天下午便收拾好“行囊”,迅速到达相应的工作地点,负责各街镇养老机构的蹲点巡查、物资保障等工作。
为方便工作顺利开展,各点包干员们全天24小时待命,时刻保持与机构的联系,面对工作中存在问题,他们第一时间协助其整改到位。遇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他们立即与院方负责人、驻点人员协商落实措施并及时了解机构需求。截至目前,已协调市区两级政府为养老院捐赠了数吨抗疫物资和食品,运送尿布、抗原,保障机构安全。老年问题作为疫情工作中的关键,少不了养老包干员的力量,他们一同构建起了帮扶新区老人的坚实桥梁。
党旗在每个人心中高高飘扬,党徽在每位党员胸前如星闪耀,疫情以来,浦东新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的党员干部职工用决心和行动践行使命,兑现诺言,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