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爷爷为我们讲述了军功章背后的故事,特别是《一条毛毯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我更加懂得,是无数个先辈的英勇奋斗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听完“戎声”老兵志愿团国防教育宣讲后,浦东新区莲溪小学学生三5中队的罗锦芃说。
2024年建军节前夕,北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和莲溪小学联手举办“行走光荣之城留下红色印记”主题教育,邀请“戎声”老兵志愿团与师生代表一起参观国防教育特色基地,请老兵为孩子们讲述保家卫国的故事,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心中。
“戎声”老兵志愿团的前身,是虹南居委退役军人于2009年组建的学习和思想交流爱好小组。后来不断发展壮大,由原来的虹南居委扩大到全镇范围,人数也由最初的10人增加到28人,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武警部队的退役军人、退休干部及老党员。
近年来, “戎声”老兵志愿团勇站排头、勇当先锋,责无旁贷挑起国防教育的重担。他们用铿锵“戎声”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一堂思政好课”进入学校、进入社区、进入园区。通过国防教育“三进”服务宣讲,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戎声”进学校,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北蔡镇莲溪小学,是浦东新区“戎爱学校”,也是北蔡镇全民国防教育进学校的样板。为发挥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共同推进“戎爱学校”建设,“戎声”老兵志愿团与莲溪小学携手,以“老带小”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和实践活动。他们多次走进校园开展志愿服务,不仅开设“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戎爱课堂,还与莲溪小学的国防少年军志愿团学生代表开展红色国防初心之旅,共同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孩子们更加直接、多元地体验红色之魂。通过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增强了他们崇军尚武的思想意识。
二“戎声”进社区,让红色传统融入治理
每月18日,是“戎声”老兵志愿团固定活动日,他们组织老兵集体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讨论时政热点、开展主题活动等。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建军节等特定日子,他们积极开展国防教育进社区志愿服务,通过“一堂思政好课” 、讲述红色故事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人民军队的辉煌历程,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热爱国防的浓厚氛围。在今年学雷锋纪念日前夕,“戎声”老兵志愿团开展了一场“赓续雷锋精神传承时代使命”的主题时政课,他们与退役军人代表、服务站工作人员以及各村居“兵书记”共同探讨如何弘扬传承雷锋精神。北蔡镇鹏海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小平说:“这样的时政课激励着我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为退役军人服务,同时挖掘退役军人作用,让他们在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三“戎声”进园区,让红色精神助力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为贯彻落实好2024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戎声”老兵志愿团“一堂思政好课”走进张江科学城·北蔡现代产业社区,与企业园区青年党员、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开展“以奋斗之姿书强国华章”为主题的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活动。“戎声”老兵志愿团骨干成员廖学兵老师就青年党员、企业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理解奋斗”“如何把个人奋斗与岗位需要结合起来,实现奋斗成就梦想、实干铸就伟业”等话题进行分享交流,其间讲述了“老西藏人”“中国航天人”“青年一代奥运健儿”等老中青三代人的奋斗故事,勉励他们擦亮青春底色、务实埋头苦干,以实际成绩担起强国之责、复兴之任。讨论过程中,在场的青年党员纷纷结合岗位实践,发出青春奋斗者倡议: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联系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信心、增强志气、攻坚克难,以青春之姿、奋斗之态,书写强国华章!
今年以来,北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戎声”老兵志愿团,全面推开“一堂思政好课”进学校、进社区、进园区活动,逐步打造融国防教育、红色传承、时政思辨和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品牌,并不断扩大影响,先后开展宣讲服务57场次、听众超3000人,凸显了退役军人在思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特有优势。
“退伍不褪色、服务全社会”,这是“戎声”老兵志愿团展现出的时代风采。正如廖学兵老师所说:“我们会继续以军人的姿态、奋斗的姿态,讲好‘一堂思政好课’,通过‘三进’服务,让国防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努力用党的故事、中国故事、军队故事,激励大家锚定目标、奋斗成才,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上海市浦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