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刘明康:适度监管灵活调控 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

2015-12-09 11:00:57来源:

导读:

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用英文撰文对中国P2P行业发展表明自己的态度。文章发表在香港信报英文网站EJinsight。文中,刘明康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已趋成熟,P2P行业若能在监管下规范发展,将来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P2P监管,其还表示监管不宜过于复杂,可采用分层许可制度,以规范P2P平台发展和鼓励其灵活创新。

在P2P风险防范方面,建议通过分层的许可证制度解决,同时他强调,不要给P2P施加过重的资产充足要求,以免影响他们经营的灵活性。

各方观点:

车e融(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

对于处于经济调结构、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中国,毫不夸张的说,P2P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可以拯救被房地产绑架的中国经济。

不可否认,过去一段时间的确出现了恶意欺诈等恶劣现象,但是只要把握住资金托管+第三方担保+独立风控这几条,风险基本可以规避。当下,中国的P2P行业更多的是需要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尤其是对于投资者教育。传统的银行由于资金体量大,风控技术主要依赖于土地房产抵押,信贷人员占总员工比例较低,审批和放款流程较长,对信贷风险容忍度极低,项目人员风险责任终身制等特点决定了传统金融机构必然追求大项目,且偏爱基础设施、地产等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以达到人均利润率最大化,同时风险最低化。而中小企业项目耗时相当,无论放款规模还是利润都相对较低,风险较大,这导致了银行从业人员自然而然的弃小取大。

看看中国150万亿金融资产中仅有不到20万亿配置在中小微企业方面,再看看有多少配置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就应该明白,中国转型升级首先需要金融机构转型升级,这也意味着金融资产配置的调整。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不需要监管,其实不应该是这么说,监管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需要过去这种相对比较狭隘的监管,我们需要创新的监管,需要把投资借贷拉到一个水平上来。如果能有适当的引导,P2P恰恰是传统金融结构中非常有意义的补充。

乾贷网(贵州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经济的政策思想方面的创新思路又鼓励“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在此条件下,互联网金融的前景被看好,而具有创新意识的平台在做好定期产品分配的同时也在开发活期类别产品供普通投资者选择。未来P2P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六度”,即经济发展稳定度、行业监管推进速度、政策扶持力度、行业自律强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和投资者金融能力提升度。

拍拍贷(P2P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

自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以来,对其评价一直褒贬不一,有人赞扬它是草根金融,让普通大众均享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便捷金融服务,也有人质疑其创业门槛过低,导致行业鱼龙混杂。不管如何褒贬,P2P行业的野蛮生长都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让很多人觉得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大金矿,纷纷来此淘金。在这部分人眼中,这是一个门槛低,利润高的行业,以为有机会通过互联网来跨进金融业的门槛,甚至可以“巧妙”地绕过金融监管,来分金融业的蛋糕。这其实是对互联网金融的误解,互联网金融的真正落脚点是“金融”而非“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则是风控。互联网金融从创新到被认可,需要较长的发展历程,监管或将成为这一过程的催化剂。

香港信报原文:

上个月,中国领导人公布了十三五规划的具体细节,这份规划将成为2020年前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份文件里,已经看不到快速扩大工业生产的指令了,这样的指令曾经是五年规划的特色。

现在,重心转移到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以国内消费、更强的服务行业、创业与创新为支撑。互联网——中国的活跃用户已达6.8亿——将在此转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尤其是线上个人对个人借贷(P2P)。简化了信贷分配方式的P2P也许会成为扩大和深化中国金融行业的关键。P2P将助力企业成长和创新,并促进国内消费。

在P2P借贷里,在不涉及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情况下,个人(随后增加至机构)投资者提供资金给个人借款人。贷款额度约在100元到100万元之间,借贷对象也可是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中获得信贷的中小企业。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的P2P行业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245%。其总量在去年已经达到2530亿元。中国现在有2000多家活跃P2P平台,而四年前这一数量仅为50家。尽管数量庞大,但P2P借贷在中国整体借贷总量中仍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去年,通过P2P发放的贷款只相当于中国银行消费贷款总额15.1万亿中的1.5%。显然,增长空间还很多。但是,这样的增长必须在妥善管理之下。让P2P平台快速和大范围提供贷款的因素——即对消费者信用评级数据库的依赖和对抵押或担保的回避——会产生风险,因为他们回避了关于借款人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风险已经开始显现了。

P2P借贷数据库网贷之家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登记平台出现严重问题。例如,投资者表示有300多家平台提现困难,另有超过300家平台运营者携款潜逃。对整个行业来说,高质量、易获取的数据还是很难得到。

然而幸好,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监管者和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制定新措施让风险最小化,使P2P行业不触及底线时,可以借鉴传统银行为个人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

在一份由中国五家银行发布的贷款数据报告里,我和一个研究团队确定了五个影响中小企业和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产生的因素。一些因素很明显:大额贷款和高杠杆率导致了更高的不良贷款率。其它的因素则没有那么明显,如担保和抵押的存在,贷款给公司而不是公司所有人,以及贷款给地理位置上较偏远的借款人。

从中得到的教训也显而易见:贷款机构应该为当地的个人提供更多的小额贷款,同时少些依赖担保机构。

为加快这一进程,借贷平台需要更好的信用和杠杆数据共享渠道,并且必须要建立身份认证系统。这将需要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有专用网共享信息。

同样,许多领域的监管政策也需要完善。例如,所有P2P平台,不管规模大小,都应该登记备案。他们还应该接受这个行业的专业协会的培训,以防止出现洗钱和为恐怖主义分子融资。然而,整体上来说,太过复杂的监管办法是没有必要的,也应该避免,因为P2P借贷对更大经济层面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还是很小的。

相反,监管者应该采取灵活的监管方式。比如说,一个分层的许可证制度是解决平台中不同程度金融复杂性和风险的最好办法。

在这个制度下,作为借款人和贷款人信息中介的平台并不直接参与贷款交易,这样他们实质上就不受制于所有正式的法规和监管,因为他们几乎不造成风险。提供基本存贷款业务的平台应该归为银行。这些平台的交易隐含了信用、流动性和交易的风险,要求审慎的监管和像基于风险的资本要求等措施。

尽管如此,重要的是,不要给这些企业施加过重的资产充足要求,以免影响他们经营的灵活性。

最后,对经营具有更高程度金融复杂性商业模式的平台,必须严格监管,因为他们最有可能在缺乏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情况下自营交易,或者是在没有适当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情况下承诺保证回报。

当然了,金融的相互关联性,也要求对这个行业的适当标准进行国际协调。P2P借贷自有其隐患,但如果对这些隐患能适当地加以考虑,毫无疑问,这个行业会在融资需求被传统银行忽视的个人和企业的推动下继续成长。这将确保P2P行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一席。

延展阅读:

英国作为P2P网络借贷的发源地,在监管方面也走在各国之前。自2005年3月世界上第一家P2P网络借贷行业Zopa在英国问世,历经10多年的探索,英国在该领域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监管制度。2014年4月,发布了全球第一部P2P网络借贷行业法案——《关于网络众筹和通过其他方式发行不易变现证券的监管规则》。它对P2P行业的最低资本、客户资金管理、投资标的的流转,信息披露、合格投资人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尽管中国P2P网贷行业,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上后来居上、远超英国:2014年末,英国P2P网贷行业40多加,zopa等四家行业占据市场份额的81.9%,成交量15.66亿英镑;而中国P2P网贷行业达1680家,全年网贷总成交额为3291.94亿元;但行业发展质量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