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柚壳,知识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新军

2015-12-07 15:59:54来源:

作为“互联网+”的一个主流导向,互联网教育领域一直就没有消停过,拿到了上千万甚至是上亿融资的互联网教育项目一直撩动着创业者的心弦、博取着投资人的眼球。而现在的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无非“网校模式”,比如101网校、黄冈网校,等等,主要是以售卖“名师”视频课程为主要业务;以及“平台模式”,比如跟谁学、8点后APP等,主要以构建学习者和老师之间的桥梁形成平台为主要业务;当然还有“题库模式”,如猿题库,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测试题目的题库供其刷题为主要业务。从这三个模式来看,平台模式更加吻合现有的互联网思维,关键的核心在于,如何形成用户粘性和用户活跃程度,从平台工具过渡到社群。而用户粘性和用户活跃度的基础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深度理解,用户需求的刚性程度直接决定了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度。在中国现行体制和制度下,显然应试是刚性需求,因而K12、和各种考试教育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至,但以互联网跨界思维打造的应试教育类的、客户体验优秀的移动端产品却十分罕见。在这种背景下,“柚壳”的诞生就十分值得关注和期待。

首先,“柚壳”的细分客户是每年近200万并处于增长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他们的需求十分刚性。这些考生每年在考研学习上的花费为3000-5000元/人,更有甚者会参加10万甚至更高的“天价”辅导班。考研学生真正的痛点在于专业课学习的信息不对称、报考专业分散性强、复习过程漫长缺乏系统性指导。“柚壳”正是基于这一刚性的并且未能很好被解决的需求开发的工具性产品。其次,“柚壳”的商业模式是“分享经验,传承成功”,具体来说,它通过构建考研成功“前辈”和考研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进行知识传授、经验分享。它运用学缘结构(本科背景、院系和专业)多维度的匹配帮助那些考研的学子们找到与其最相似的成功前辈,形成“传帮带”的效果。最后,“柚壳”的主创团队是在教育界淫浸多年的资深人士,他们对学生的心态和需求把握的非常到位,同时有很好的业内资源可以进行最有效的同时成本最低的推广。现在“柚壳”完成了手机H5端的公测,已经有了5000左右个注册用户并且有了一定的流水,这是一个创新产品未来成功的良好开端。

事实上,这款产品核心并不在于其有多么高超的技术,也不在于它有多少商业模式上的惊艳之处,关键在于它的基于多维度匹配的“经验分享”的核心理念。经验是否可以借鉴关键在于接受者和分享者之间的背景匹配程度,从考生的角度来说,“柚壳”正是让和我最像的成功者给我讲述如何成功的经验,偶像只能仰望而与自己出身、背景相似的榜样才更有借鉴的意义。对比借鉴远比照搬照抄有意义,现身说法的“引导”要比照本宣科的“说教”更加有效。而从考研成功前辈的角度上来说,将自身经历分享、自身经验传递也是从心理上和物质上进行了自我实现。与主创团队的交流,我明显的发觉这个团队的互联网思维十分敏锐,从边缘需求刚性的细分客户入手做工具型产品,在成熟商业模式过程中形成平台战略,愿景是构建中国高学历人才的互联网社群。

可以想象,“柚壳”用考研作为切入点获取用户、成熟模式之后,会将“经验分享、成功传承”的理念延展至出国考试、公务员考试、资格认证考试等应试类教育,还会构建职场互动社群、提供猎头服务等。“柚壳”一旦有效地切入了中国每年700万大学毕业生用户并占据了中国150万高学历人才的端口,无论教育培训、人力资源、金融服务都有巨大的前景和盈利空间。看到踌躇满志、经验丰富的“柚壳”核心主创团队积极进取和敬业拼搏的状态,相信这群教育老兵会把他们的梦想实现,做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facebook+Linkedin.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