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教育部对于2016年新高考进行权威发布,截至目前,增加使用“全国卷”省份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国卷使用省份从2014年的15个增加到2016年26个。这一举措也是对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做了进一步的落实。“新高考”、“新课改”这两个关键词一时间成为全国校长和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副秘书长 曾城生发言)
在这一背景下,由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主办,杭州铭师堂教育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襄阳市教学研究室协办的“首届华中地区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湖北襄阳隆重召开。作为一场立足华中、辐射全国的大型活动,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斯辉,浙江省政府督学、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何通海,杭州第二中学副校长杨帆,襄阳三中校长段银桥,襄阳四中校长李静,襄阳五中校长曹荣葆以及广西江南中学校长姜耀宇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知名校长做精彩发言。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全国普及,如何真抓实干地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实现教书育人的初衷,杭州铭师堂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华锋也亲临现场,与教育界人士一同分享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O2O深度融合的新锐观点与实践经验。
此次论坛以“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核心主题,同时以“2016年-2017年高考改革”为大背景,吸引了众多教育界领导与知名人士的目光。论坛开幕仪式上,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曾城生副秘书长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襄阳市教育局程敬荣局长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词,此外还有湖北省教育报刊社王建民副社长特意代表学术期刊为本届论坛致祝贺词。在曾副秘书长的致辞中,他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对于华中地区“新高考”政策解读以及深化“新课改”的重要意义,同时鼓励参会的300余位校长及教育界资深人士能够将本届论坛的声音传递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并落实到各自学校今后的工作当中,让“新高考”的政策能够帮助全国高校更为科学地遴选合适的人才。而在程敬荣局长的欢迎词当中,程局长更是用传统诗词介绍了襄阳古城近1000年的教育传承,并用自己的切身感受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大教育”的眼光与情怀。
(浙江省政府督学 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 发言)
伴随着2016年全国“新高考”改革的试点年,上海市和浙江省已率先成为“新课改”、“新考改”的试点地区。与会的各地嘉宾都纷纷心怀期待来到襄阳,面对“高考制度”的又一次华丽转身,各地该如何深入分析相关政策,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初心,而全国各地又该如何借鉴浙江、湖北等地的重点名校成功经验?带着这样的问号,观众们迎来了前两位重量级的发言嘉宾,他们分别是浙江省政府督学、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先生以及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何通海先生。
两位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分别针对“浙江省”在过去一年中对于“学考”、“选考”的政策予以深入解读,并提出了切实的落实方法。例如,何通海校长就指出,在面对选择时,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1)回归教育的原点:尊重学生的兴趣,以人为本;(2)回归教育的本质: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3)回归校长的办学:统筹课程、统筹师资、统筹资源。而“七选三”的选科大背景下,王荣文主任和何通海校长同时提出了“生涯规划”对于高中生的重要意义,其中,“生涯规划”这一大概念更是包括了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生涯导师,生涯课程,生涯渗透,生涯体验这七个要点。
随后,著名教育学者、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斯辉先生以《注重高中内涵发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为题,进行深度讲解。程院长针砭时弊地指出:“一个学校的校长,需要注重的是教育理念内核的提升,而不应该只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官职或是‘级别’上。”如果要切实地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就要回归到“教育”的本源来进行探究。
(襄阳三中校长 段银桥)
三位教育专家的发言赢得了在场观众多次雷鸣般的掌声,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将自己想要及时摘录的PPT内容进行了拍摄。如果说王主任、何校长以及程院长是站在“发展”的高度在解读“新考改”政策的话,论坛下午发言的四位名校校长,则更是从“实操”层面向全国观众介绍了他们各自的心得与实践经验。其中,被《钱江晚报》誉为“超级中学”的杭州市第二中学就引发了现场众多校长的浓厚兴趣。在论坛现场,杭二中杨帆副校长款款道出了这所百年名校的新高考改革经验。杨副校长分别通过“学生三年课程规划”、“教学走班管理”以及“教师统筹安排”等三个版块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杭二中是如何借助“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了“新高考背景下的改革”。
本届论坛的举办地是湖北文化名城襄阳,而百年名校襄阳五中在今年高考中再次摘取文理双状元桂冠,襄阳城因“五年七状元”的美誉响彻全国。为了让与会嘉宾们更为真实地感受襄阳当地名校长的治校策略,主办方特别请到了襄阳五中的曹荣葆校长以及襄阳三中的段银桥校长来介绍他们是如何通过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狠抓教学效果,让五中、三中在湖北全省的高中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与此同时,作为“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实践较早的广西名校江南中学,论坛还邀请了该校的姜耀宇校长到现场分享江南中学是如何借助互联网教育的全新平台与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自发能力。
自今年3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后,互联网这一新兴学习平台更是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革命性的浪潮。本届论坛首日的压轴发言是来自于杭州铭师堂教育的董事长赵华锋先生。赵先生先从两个真实的故事开始,向观众们讲述了互联网教育是如何切身地改变了三四线城市孩子的高考命运,同时,赵华锋先生分别通过什么是“互联网教育”以及如何将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相融合的角度,生动幽默地解读了互联网教育平台所能承载的巨大功能。而杭州铭师堂教育的平台上已经能够实现在线教学、微课直播、教务管理、学习评估以及教师端、学校端、学生端的互融互动。这些功能将有效地解决传统教育各环节中“名师资源不足”、“教务效率迟缓”、“无法满足学生随时随地个性化诉求”等多个痛点。
作为本届论坛的承办方,杭州铭师堂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知名的在线教育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中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多年来植根于教育和互联网行业,汇聚近千位一线名师,潜心研究中学生教育问题,十年磨一剑,已荣获了诸多荣誉以及数以百万计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此外,依托于铭师堂教育在教学研发和探索创新方面的优势,公司携手知名学府武汉大学面向教育行业和社会公众开展教育创新的研究,为整个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及资源,强力推动中国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地让与会嘉宾感受襄阳教育的丰硕成果,在论坛次日,主办方更是把主会场迁移至湖北名校襄阳四中的校园。首先发言的是来自襄阳三中的教务主任何志平先生,他详细地介绍了三中学生是如何通过选用杭州铭师堂教育的“开课啦”学习平台,通过较为有效地方式实现了学习兴趣与效果的双重提升。何主任在这次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线上课程的巨大魅力,并且会在接下来的教学组织工作中继续深化“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的紧密融合。随后,襄阳四中校长李静女士作为东道主风趣而动情地为全场观众讲述了自己与四中近20年的浓浓情意。这份情意让她与数百位教职员工、数千名学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至善、至真”的治校理念,将“追求卓越”的精神贯彻始终。
李校长的精彩发言之后,她协同四中的教师代表带领全场来宾一起参观四中校园,感受襄阳四中的严谨学风。一条条荣获2015年全国奥赛物理、化学金牌的祝贺条幅在阳光下格外鲜艳,一段段孩子们朗朗读书声响彻四中的操场。此次华中地区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古城襄阳的初冬暖阳下,顺利拉上了帷幕。
作为2015年末华中地区高规格的大型高中教育论坛,这一盛事同样受到了全国范围内各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新闻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教育、北京晚报网、长江商报网等20多家主流网络媒体共同聚焦本次论坛的各项活动,通过第一手的新闻报道深度解剖中国当下的高中教育问题,征集全国校长热切关心的典型话题与实操案例,受到了广大校长、学者的积极响应。同时,《中国教育报》、《楚天都市报》、《襄阳日报》、《襄阳晚报》、襄阳市电视台等主流报刊及广电媒体也持续关注本届论坛的精彩观点,第一时间传递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资讯。
新高考,新方向!通过此次由杭州铭师堂教育领衔的“华中地区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让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教育局长、名校校长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必然性。改革需要魄力,发展讲求眼光,通过当前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全国各地的高中校园里一定会通过线上课堂的全新模式更加自信地迎接2016年至2017年的新高考攻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