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2015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案例大赛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行,6支参赛团队进入复赛。案例大赛以百度金融事业部旗下的消费金融产品“百度有钱”作为研究案例与课题,参赛团队围绕百度金融的发展路径与未来事业规划主题撰写方案,建言献策。经过角逐,赫尔墨斯咨询顾问团队取得复赛冠军,启明组取得亚军,共同进入工商管理案例大赛决赛。
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分析
参赛的6支顾问团队立足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时代背景以及互联网平台的特点,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态势及竞争对手的战略布局与自身优势,深入分析了百度涉足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推动创新,机遇孕育新的业绩增长点。综合分析百度金融拳头产品的发展方向与优势,参赛团队提出金融战略的短期策略与长期规划,对产品设计、产品应用场景、营销体系、垂直行业渗透、组织架构设计等核心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参赛团队以“百度有钱”为实战案例,分析提出力促百度金融打造串联行业服务交易,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方案建议。参赛团队聚焦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者金融行为变化,运用数据模型分析推导出百度金融开拓场景化,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的战术措施。
其中,赫尔墨斯团队提出从小额高频到大额低频导客的金融拓展战略,对百度金融模式创新十分有启发性,获得了案例大赛评委会的一致认可。启明队的百度金融过年回家方案运营具备鲜明的互联网思维,角度新颖,也为百度金融的事件运营提供了参考层面。
“百度有钱”清华MBA案例大赛复赛冠军赫尔墨斯团队
参赛团队分析了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商业模式,提出互联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在充分利用金融杠杆助力原有业务的同时, 纵向上拓展金融垂直市场,满足用户的普惠金融需求。
场景取胜,消费金融完善闭环拓展
在大赛上,参赛团队着重阐述了传统金融机构在应对客户的金融需求时的滞后反应问题,对之相比,互联网企业具有先天优势,能够在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中紧抓机遇。互联网的介入,使传统金融服务能够更贴合用户变化的新需求。
BAT三家巨头在产品技术和资金运营方面具备相应实力,因此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百度的搜索产品和流量入口直接对标阿里的交易平台和腾讯的社交网络,组合成为BAT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势基因。展现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百度金融应重点在消费场景、用户账户、支付覆盖和征信数据领域打下根基。消费场景的积累与拓展是互联网金融,特别是消费金融构建的基础。
针对“百度有钱”的运营场景与模式,参赛团队指出应实现融资端与理财端的顺利对接,从而强化交易场景,实现用户的积累与导流。在融资端,综合搜索数据、VIP百度/Baidu Mall、线上线下闭环消费支撑百度有钱;在理财端,打通百度理财平台、百度钱包支付、搜索及百度系产品白名单数据,整合形成百度消费金融数据与支付平台优势。
参赛团队运用SWOT分析模式,为百度拓展消费金融拟写出定制化方案,展现了清华MBA学员优秀的商业分析与商业执行能力,为百度消费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方案。 借助“百度有钱”商业案例分析桥梁,百度金融加深了与高校MBA学子的合作关系,在积极拓展教育闭环服务之外,也创造了一个与高校研究机构分享商业文化与商业智慧的优质平台。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