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让生命之树常青

2015-11-27 11:30:54来源:

  文/谈客专栏作家张文祥

  自从去过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后,眼前总会出现这样一株大树,她不仅会向世界输送充足的氧气,她还会向人类发送生命的光芒。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就是这样一株普普通通的树,每天都有许多故事在这里发生,它们像一片片充满了生命的叶子,让这株希望之树繁茂常青。

1-1.png

  刚刚走进复大肿瘤医院的时候,看到的是几株高大的椰子树矗立在宽敞的大厅中央,清新典雅的环境,能照见人影的地面,井然有序的工作台,医生护士们亲切的微笑与问候,特别是那些穿着病号服、各色人种、操着各种语言的患者们,他们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和中国的肿瘤患者们一样接受世界最先进的治疗,接受着最优质的服务,体会着中国式的医疗文化。而在他们心中徐克成带领的团队,是他们获得第二次生命的希望。

1-2.png

  十多年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徐克成放弃了国外高薪聘请,将历尽艰辛二十年,攻读并掌握了的先进技术引进祖国,倾其所有积蓄与同伴一道,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创办了这所医院。他们开展的氩氦刀冷冻疗法和纳米刀治疗以及优质服务,使许多人重获新生。目前已有近万人次的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慕名而来,医院已经积累了一万多例氩氦刀冷冻治疗和60多例纳米刀治疗的成功案例。然而这位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院长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日以继夜地工作在这神圣的岗位上。

  去年初秋,一位英国皇室成员找到医院,她说自己的丈夫和儿子都得了癌症并经受了治疗中的极度痛苦而去世,现在她也是乳腺癌患者。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来复大肿瘤医院医治?她说在英国的媒体上看到过报道,复大肿瘤医院有丰富的肿瘤微创治疗实践。徐院长接受了这位保卫级别特殊、在宾馆下榻的患者。先后经过三次包括冷冻和免疫在内的治疗,目前,这位夫人的乳腺癌已完全消除,各项指标正常!她拿出剩余的钱要求在复大肿瘤医院建立“伊丽莎白癌症基金”,并提出以后会不断打进款来,主要用于救助年纪轻的、有希望治好的、真正贫困的人身上。当她知道徐院长是国际冷冻治疗学会主席时说:“希望院长帮助我们国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每次出院前,主管护士总带着她去吃广州小吃,她高兴极了,说:“生活在中国真幸福,我爱上你们国家了。”

  今年11月中旬,巴基斯坦媒体人、大学教授莫宁,来到复大肿瘤医院,准备接已经在此结束治疗并康复的哥哥阿塔回国。阿塔是巴基斯坦著名作家,患脑胶质瘤,在当地被认为无救了,一个月前来复大肿瘤医院,接受了手术、冷冻和光动力等综合治疗,原来已失语半年,经过治疗已经能够讲话了。莫宁很是高兴,当他看到医院内来自不同国家的病人也是那么开心,产生了一定要采访的念头。但几次都被院长的忙碌工作所打断,为实现这个愿望,他索性坐在院长办公室等候。他抱着徐克成院长写的英文版《跟着我抗癌》一书认真地读起来。他被这位曾经患过肝癌的院长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他说:“几十年来,我们两国的友谊如糖似蜜,我要把这里发生的故事收集起来,告诉我们的人民,中国有这样好的院长!有这样好的医院!”

1-3.png

  在医院北区412病室住着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60岁的陈训勇和55岁的朱丽明。三个月前朱丽明因不能进食,查出了胃癌晚期,几家大医院均为她下了“判决书”。经朋友介绍,陈训勇找到复大肿瘤医院,在医院徘徊观察了三天后,他决心带着妻子来这里救治。面对这位奄奄一息、各项指标极不正常的病人,大家感到竟如此的束手无策。徐院长马上组织牛立志等专家团队讨论方案,做出超常规手术的决定!朱丽明进手术室前,坚持要在爱人的画作上为女儿写字留念。经过8个小时的手术,巨大的肠管堵塞硬物和几段挂着肿瘤的肠子取出了……这让有“中国蚁王”之称的著名国画家陈训勇感动不已。“一蚁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他说:“我画蚂蚁是要讴歌蚂蚁团结一致锲而不舍的精神,没想到复大肿瘤医院却用无疆之大爱、精益求精之医术、敢啃硬骨头之胆量挽救着人们的生命!我为蚂蚁树碑立传是在画上,而复大人的丰碑却树在了人民的心里!”

  5年前,为了不再给已经一贫如洗的家庭造成负担,在湛江漂泊了两年的茂名姑娘彭细妹,试探着往河里爬,可是肚子里100多斤的卵巢癌让她结束自己生命的能力都没有了,她看着地上自由行走的蚂蚁泪如雨下:“我连一只蚂蚁都不如啊!”她流浪到湛江一家大医院,想在这里度过生命最后时光。正巧,徐克成去这家医院义诊,遇到她,并在两天后,派专车到湛江将她接到广州。经过复大肿瘤医院专家们缜密的研究和准备,细妹的手术获得成功,医生从她体内去除55公斤肿瘤和囊液,她获得了新生。康复后她志愿作复大肿瘤医院的终生义工,“是徐院长和医生、护士们将我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前年她结婚了,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复大肿瘤医院先后治愈了数十例彭细妹这样巨型肿瘤患者。4年前10月,患了畸胎瘤的沙特女孩娜娜的父亲通过电子邮件,向徐院长求救。当从照片上看到娜娜肚子如一个大大的“气球”,身上插着3根管子,由于经过化疗已经没有了头发、全身蜡黄、四肢消痩如柴时,徐院长痛心不已。娜娜在当地医院接受腹腔穿刺时,小肠被穿破,造成的腹膜炎和败血症,几次发生休克进ICU抢救。来到复大时,这个才11个月大的孩子哭闹不止。娜娜的父亲说:“我们询问了欧洲十几家医院,没有一家愿意为她治疗。复大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徐院长和牛立志博士毅然决定收下!有着多年小儿外科经验的李海波博士放弃了出国参加国际学术大会的机会,专职负责娜娜的治疗。两个月后,这个肿瘤已占据80%腹腔、一度濒临死亡的女孩成功地接受了手术,医生从她体内取出3.5公斤肿瘤。出院前,医院为这个普通的沙特小女孩举办了一次“重生会”,她的父亲说:“娜娜体内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她是中国的女儿!”他将她的名字改成“粤悦”,意即在广东获得快乐和幸福。如今,在她居住的沙特吉大港,每逢涉及中国的活动,她都被邀出来跳几个舞,感谢中国的救命之恩。

1-4.png
1-5.png

  丹麦的郭琳女士,2008年在复大肿瘤医院治疗后,创造了胰腺癌“无进展生存”七年的奇迹,如今这个奇迹还在延续,她治愈回国的当年,就有113位丹麦癌症患者慕名而来复大肿瘤医院要求治疗。受丹麦癌症协会邀请,徐克成几次去那里讲学,他的到来成为患者和家属们的节日,他们举着五星红旗迎接,“中国!”“中国!”的呼声在机场大厅回响……

  一个普普通通的民营医院、一群把患者视为亲人的医务工作者、一支在医学殿堂不断攀登的队伍,奏出了生命的交响;一位位康复了的肿瘤患者从这里走出、一个个让人回忆并感动着的故事在世界流传、一例例奇迹般的神话在这里实现……。美国女作家劳瑞拉在她的书中,用长达200页的篇幅介绍她在复大采访半个月的经历,她说:“复大肿瘤医院成功治疗癌症的重要原因与中国文化有关,他们不将癌症当做外敌打击,而是将它当做一个紊乱的机体进行调节。”

  复大人用爱心与智慧编织着人类的梦想,用劳动与汗水浇灌着生命之树。如今这树已经把根扎在了人们的心里,那一片片新生的绿叶飘向世界各个角落……

  (作者张文祥:中宣部新闻局副巡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