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友,号南琴先生。著名古琴演奏家,专栏作家,印心琴院院长,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当代文人琴代表性人物,【南琴】创始人。
把时光拉长,回到岁月之初,在上古洪荒之时,便有了清朗乾坤,心物合一的琴声。焚香净手,操缦者凝神静气,凝气于心,引气于指,以指弹琴,琴声羽羽。如今岁月远去,但那份沉静与优雅,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轮回着。所以,当古琴家张友拨动七弦之音时,便有一种源于静默深处的回响。
文有根,曲有源
世间万物,有了本心的坚守,才能真正立足于这纷繁世界。对于古琴家张友而言,根植于内心的文人风骨,是他在这世间的安身立命之本。在张氏这里,依然延续着文人固有的传统,缱绻着文人式的儒雅与气度,如玉般温润而淡雅。
古琴是文人心灵的一个归宿,在净而雅的琴声之中,彰显着文人傲骨的气度和道骨仙风的超然。当然,在张友先生的琴境里,以琴达到自我圆满并教授渡人的缘起发心,早已融入到对于生命的信仰中。
尘世游,琴相随
文人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观之,琴身最基本的长度为三尺六寸五分,暗合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琴身上面拱圆、下面平坦,象征着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琴身由上至下,有琴额、琴颈、琴肩、琴腰等,象征人体,合在一起,犹如《易经》中所指天、地、人三才。
文人琴之美,是一种离戏言而入真境的纯粹的美。它所散发的“至纯之美”,给我们如幻却又如实的人生导入了无尽的趣味。张友先生的古琴演奏,的确能感受到在他完美的技巧及深邃的思想背后,留下的是高纯度的感动,向往与信仰。这就是古琴家张友的琴学之道。当古典的华彩,高古的幽眇被细节渲染之后,一种深刻的顿悟也就诞生了。追求古琴本源的信仰空间,使人们记住了张友和他的琴格。
琴茶花,成雅集
如果说千余年前兰亭的曲水流觞是一次文人的精神饕餮,那么,今天张友所做的就是复苏往日的文人盛景。抚琴、点茶、挂画、插花,被称为“文人四艺”,亦称“四事”,即透过听觉、味觉、嗅觉与视觉入生活之雅,行文人之事。
张友将古琴与茶道,花道等传统文人雅事相结合,在绿绮的琴瑟和鸣中,在袅袅的焚香静气里,素手清心,捧起沫饽洁白,且水纹晚露而不散的一杯香茗;亦或成就一件赏心悦目的文人花艺,或借花木的自然形态渲染一种空间的禅味,或借花卉的生命荣枯来捕捉自然真实的光影,达到天、地、人浑然一体、心灵与外界不分的幽深、清雅、沉静及至真实之境。
生命的脉动源于爱也归于爱,古琴家张友秉持“初心”,他愿意将对生命的感悟与觉知入七弦之趣,再以演奏和教授琴艺将“道”传承给更多的人,而他对琴的爱,正如他对生命的爱是一样的深刻。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