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自古就备受青睐,唐朝有高僧玄奘西域宗教文化之旅,明朝有‘中国第一行者’徐霞客人文地理之游,还有传奇色彩的乾隆七下江南,文学巨著里文化之旅的佳作数不胜数。古云有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对文化旅游价值的认同和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行万里路是另一种形式的“读书”,得到的是书本之外的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表明了文化与旅游的紧密关联,其实可以说旅游就是一本活书,旅游就是一种学习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持续上升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日益提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的同步提高,文化与旅游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旅游的消费需求正在持续的释放,需求上越来越要求,文化和旅游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的相互融合态势。
伟光汇通作为文化旅游古镇开发运营领域的领军企业,结合自身多年的运用经验和科学的统筹规划——缔造文化和旅游的完美融合发展,使得不少的古城、古镇、古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当地富有特色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和传承。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中达到相互提升和共赢,产生叠加放大的经济蝴蝶效应。
传承历史经典 保护特色文化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资源,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拥有着持久弥新的魅力,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伟光汇通始终坚持传承历史经典,保护当地特色文化。彝人古镇之前因开发滞后,缺少一个展示平台,致使不仅具有丰富的民族人文资源,还处在中国著名的“滇西黄金旅游线”上,却不为游客所认知,成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伟光汇通建设彝人古镇的时候——在建筑风格上延续原德江城的风貌,一百万平方米的超大仿古建筑群,再现南宋时期的盛世繁华;古镇建筑样式汇集了云、贵、川等地的彝族高档民居样式,同时,又吸取大理古城、丽江古城、江南水乡等园林景观精华,时间上广纳唐、宋、元、明、清,空间上博采东、西、南、北、中,荟萃经典样式,使之成为以彝族为主调的古典民居博物馆。“彝人古镇”建成后,每年游客可达到200万人次,现已获选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彝人古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将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很好推动与示范作用。
整合周边旅游资源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民俗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特殊资源,往往蕴藏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状之中,遍布于整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之中。从旅游的角度看,文化是旅游产业重要根基和资源基础,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是旅游的焦点和轴心,但是要做到整合建设的同时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不仅仅要是重视文化的旅游建设,还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增强保护森林生态景观、保护景区内珍稀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倡文明旅游新风,才能真正让旅游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不断作出新贡献。
西河印象充分整合了大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以不同层次展示大姚的特色传统、辉煌历史、国学文化和彝族风情,并将旅游商业与城市商业有机结合,提升区域旅游品质的同时,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项休闲旅游度假需求。多个经典文化旅游项目都融合了观光、游乐、休闲、运动等多种旅游功能,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在古镇建设中的整体布局、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方面有独特的见解,遵循中国自然规律天人合一的古典建筑艺术特色和现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算是古镇生态旅游的成功典范。
以旅游经济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发展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互融共进、互动发展,既是文化与旅游的本质属性所要求和实现转型提升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内外许多文化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走以传统工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性和环境污染型的老路,树立起积极的文化资源利用观、保护观,使资源环境在“合理利用中得到保护,在有效保护中利用”,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均肩负起文化责任、文化使命、以及经济发展的重任,也要承担起构建和谐文化和实现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值融合文化旅游、特色购物、民族美食、精品酒店、文居住、文建筑景观等于一体旅游生态体系,结合当地的人文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展示地方特色。伟光汇通一路走来,从云南边陲到华北大地,始终坚守“复兴一方文化、发展一方旅游、繁荣一方商业、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的社会责任,历经发展,本着科学发展、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迈向更大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文化旅游古镇运营专家——伟光汇通
伟光汇通集团,一家有着20年发展历程的集团化企业,始创于1996年,2012年底,集团总部在北京成立,开始全国战略布局。集团旗下拥有文旅古镇开发、文旅古镇运营管理和城市商业综合体三大业务板块。
二十年来,伟光汇通秉承“挖掘地缘历史—改善旅游生态—打造文化古镇—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 这一文化旅游运营理念,在文旅产业领域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集团成功开发并运营着彝人古镇、滦州古城、微山湖古镇、田州古城等古城古镇项目,被誉为“中国文化旅游古镇运营专家”。
自创建伊始,伟光汇通即坚守“为城市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平台、为股东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使命。2015年初,伟光汇通确立了“让城市更中国”的集团品牌主张,进一步明确了集团的品牌价值内涵。这家从旅游大省云南走向全国的企业,带着天然的文旅基因,正在成为开发运营经验丰富、运营能力强大的文旅产业平台搭建者。
自2005年,正式启动彝人古镇项目以来,伟光汇通集团已经在文化旅游古镇开发运营道路上耕耘了近10年,先后成功开发运营了彝人古镇、石羊古镇、滦州古城等项目;目前正在开发微山湖古镇、田州古城、西河印象、永定老街、定远古城等项目。
截至2015年,伟光汇通的古镇项目已经从云南出发,布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广西、安徽、湖南、贵州等地,我们的事业已拓展到1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伟光汇通经典项目介绍
石羊古镇——儒家圣地 千年古镇
石羊古镇位于大姚县城西北部。石羊古称“白盐井”,白盐井地处峡谷,群山环抱,一水中流。石羊古镇因盐而兴,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制盐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文化的繁荣,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驿站。1995年即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石羊孔子铜像始铸于康熙38年,历时9年铸成。高2.3米,重2.5吨,是世界上最大、铸造时间最早,工艺最精湛的孔子纯铜铜像,对石羊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6年7月,伟光汇通接手古镇运营后,结合石羊古镇实际情况,对各个景区景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同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服务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全面、完善的提升了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和接待服务能力,利用各类媒体和旅交会等重要平台,全方位打造“文化明邦、旅游胜地”的品牌。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