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铜镜,照一段颠沛岁月;一块美玉,锁一段啼笑姻缘;一张书法,抒一场人生感慨; 一堆瓷片,寄一则奋进箴言;一张条案,诉几多人生无奈;两枚大钱,讲一桩捡漏奇谈;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园罐是其代表。至今,乾隆仕女游园罐的各种复制品,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和收藏。
珐琅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而用吊钟形状作为瓷尊造型,构思巧妙,奇特,在清三代官窑瓷器中实属罕见!
該尊以珐琅彩和粉彩相结合,胎质细腻,釉面柔和温润,釉彩凸出,立体感很强。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乾隆时期的珐琅彩多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继而采用仿鎏金效果的装饰技法,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珐琅彩所表现的清秀风格。此尊主题彩绘五条龙,浮雕描金,一条正面巨龙立于百花之中,其余四条龙游于百花丛中。细节刻画精湛,顶部双龙提梁,采用圆雕手法,刀法细腻准确,鎏金淳厚,更烘托出该尊的皇家气派,是现存世乾隆官窑中十分罕见的珐琅彩瓷,堪称孤品。
据上海齐泰艺术品会馆市场部负责人向经理介绍,清代的珐琅彩瓷器,色彩绚丽、雍容华贵、工艺精湛让人叹服,再加上其宫廷御用品的特殊身份,堪称瓷器中的“贵族”,极少流入民间,其工艺还曾经一度失传。因为珐琅彩的艺术价值与存世量,所以造成了珐琅彩瓷动辄数百万元,不是一般收藏爱好者有财力企及的,但这并不影响收藏爱好者的热情。
查阅近二十年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的珐琅彩瓷器成交记录,康熙珐琅彩的数量相较于雍正和乾隆时期要多,价格从一百多万到八百多万港币不等,价格稍低的都是较早期的拍卖会成交的,近几年的价格大都在七八百万港币左右,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
珐琅彩作品历来都是被作为高级的景泰蓝收藏品来看待的,而且老话中有十件官瓷器,一件珐琅彩之称,也足以看出珐琅彩在收藏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次拍卖会上基本上每件珐琅彩被拍到了一个个惊人的价格。相信此钟尊未来定能改写珐琅彩成交记录,如有想收藏请咨询齐泰艺术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