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眼看就要来临了。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金融业、投资业、制造业等其它领域最大的发展方向就是要“走出去”。再过10天,由华兴控股集团主办的《GIO国际金融与投资趋势高峰论坛》就要开幕了,本次论坛上,中国如何走向国际,如何拥有国际视野,现今以及未来的国际环境又是怎样的,都将成为我们讨论的重点话题。
华兴控股(GIO)集团总裁葛小松,银行家、投资专家、慈善家、社会学家。
国际视野一直是中国的“老大难”问题,虽然我们地大物“薄”,但是人口资源一直占有绝对优势,大多数企业家不需要有国际视野也一样能混得风生水起。可是没有全球视野就很难有全球担当,即使和印度企业家相比,我们也相对落后一代。印度企业和企业家在全球的崛起,令人叹为观止——印度人可以维护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家目前为止都只维护中国市场,尽管中国GDP是印度的5倍。因此,未来的中国企业家,必须拥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的崛起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这些问题看似很“空”,可如果我们选择回避,那么我们的视野永远是狭小的。利益是商业的核心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在国际环境下,更重要的是全球的责任与担当。现在提倡创新创业,大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一致向钱看。其实这并非创新创业的根本意义。我们必须有更多的年轻人去超越“创富”这个概念。必须有更多人为了理想、为了兴趣、为了担当、为了责任,从本心去创新创业。像苏格兰,人口虽少,却出了休谟、亚当斯密等影响全球的人物。融入全球市场,必选现拥有融入的条件,以及被这个市场所接纳。因此,全球视野、全球担当这些话不能仅仅出现在企业介绍中,而是要落到实处去。
在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是人类重大的挑战,中国必须从政治到经济,开始去思考人类的未来,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长远,更宽广。这也是中国企业家身上的责任。
文艺复兴以来,世界上的问题几乎都是西方人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我们东方人在旁边打个下手。现在,这个时代必须结束了。随着中国的崛起,东西方融合的时代已经来临了,这并非在与西方竞争,而是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应有的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和治理体系的重构,成为行业规则和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面向未来,为解决全人类发展生存的重大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