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到2011年,扣除金融危机比较影响的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平均水平是19.5%,实际GDP的增长率11%,通胀率是8.5%,中国民意GDP增长率是19.5%,这个数字在去年底已经降到了8.2%,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几年当中下降了超过10个点,今年的数字比去年还低,所以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在这样新常态下,中国需要怎样的金融呢?
任广新评互联网金融:
在互联网上只把两端联合起来是不对的,如果要真正做好,要用新经济的措施,包括了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把甄别能力和技术能力结合起来。所以,看谁互联网金融得做好,不是看工行还是蚂蚁金服做的,他们都可能做得好,关键是多大程度上用多少基础设施做金融。
第二是多大程度上和场景融合,金融的诞生从来是为实体、为商业、为生活服务,今天由于我们触达能力的改变,今天的金融也会和场景紧紧结合在一起。所以,多大程度上结合在一起是未来的方向。
第三个评判标准是新金融在多大程度上弥补现有金融体系的缺陷,刚才讲了传统的是向大企业融资的体系,所以它有很大的金融增量,这不是零和游戏,如何用新经济补充,这是第三个衡量的成功标志。
我可以举几个例子,这也是任广新做的一些实践。一个例子是“互联网+零售”,2003年的时候,网购大概只有10亿人民币,2006年是200多亿人民币,占当时中国社会零售的千分之三,去年网购已经占社会零售的10.6%,这个数字是2.8万亿的网购总量。无论从数量和占社会的比例都超过了美国,也就是说“互联网+零售”的购物体验已经超过了美国。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支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是非常典型的消费场景和金融、支付的结合,推动了消费,也推动了金融的发展,这就是新金融的方向。它不仅推动了金融支付的发展,而且真的用新的基础设施做金融,而且是安全的。
转载来源:
任广新http://www.xici.net/b156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