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儿童科学教育原来可以这么好玩!

2015-11-19 14:07:00来源:

近年我们国家一直倡导科技强国,而众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核心问题也是因为他们在许多领域的科技创新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我们从九十年代经济建设初期也"借鸡生蛋",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一批低技术含量的外资生产企业落户国内,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这也只能是一个阶段的结果,无可厚非,回头来看当时这一策略非常正确。但当经济极速发展过后,发现缺乏了后续力,深究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众多的民企中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创新创造能力,更深层次的原因缺乏科研人才。为什么缺乏科研人才?这就要回到教育本身了。

笔者带着好奇心走访了一些幼儿园,包括公办和民办,甚至有的打着外国"旗号"的幼儿园,后又跑了一些中小学校。发现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幼儿园里的科学室在硬件设置上是有配备的,但实际上使用率非常低,与负责人沟通过程中发觉主要原因是师资对这方面没有通过系统训练,普遍缺乏这种知识,无法与小朋友在科学活动方面的互动。而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共性是虽然从三年级起有科学课程,但并非主课,科学知识的学习也仅仅只能停留在抽象的书面知识上,直至到初二开始,才有物理、化学、高中的生物等,但也同样停留于抽象概念和需要岀成绩的公式“死记”之中。

在走访学校的过程中偶然在广州遇到了一间名为“德国啟恩儿童科学体验中心”的培训机构,在负责人处获悉,是一个中德合作的项目,主要是以各类儿童科学实验为主,包括工程技术、物理、化学、生物、考古、还有再生能源环保类等的游戏实验体验。

IMG_0160.JPG

整个儿童科学体系分了五个阶段,包括了3~15岁的小孩在不同阶段动手操作的实验内容,他们倡导通过动手做科学游戏实验,使小孩掌握科学知识,懂得对知识运用和应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技能,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习惯,最难得的是他们的各类实验游戏的知识点对接了日后在学校学习的课本知识,使学习生动起来,不再停留于平面化和抽象的理论当中。

IMG_0463.JPG

据悉,这五个阶段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一阶段针对的是3~5岁的幼儿,主要是以游戏实验方式让小孩懂得一些生活基本现象,如自然法则中的“植物会流汗”的蒸发原理,空气阻力制作降落伞等,第二阶段的实验课程侧重于引导孩子思考,第三、四阶段重点在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应用,第五阶段很有意思,据负责人说他们在德国的教研组里除了教育工作者外,还有一些基础科学家和研发人员,这些科研人员简化了一些小课题,让在第五阶段13~15岁的小孩做些难道不大的小研究,同时感受一下科研中的实际流程,使小孩在明晰哪些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高考选择专业时不再迷茫。

IMG_1570.JPG

 儿童科学实验实践 

这套儿童科学体系很有意思,觉得幼儿园、学校可以借鉴一下,让小孩从小真正接触科学,让小孩从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技能上的提高,这些才能对小孩教育的核心。 

(撰稿:国智)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