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在流行的语言语境中,“新常态”往往被认为是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影响因素更加纷繁、发展过程更加艰巨、实现目标更加紧迫的阶段性现实的崭新特征状态,暂且不论这种“新常态”的确切涵义,仅窥视瑞昌市人民医院一贯奉行的准则,显然为“新常态”赋予了为百姓乐道的意蕴。
专家型、学者型院长:刘成
——中国老年学会抗衰老科学技术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西省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会员;江西省医学生物工程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九江市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九江市人大代表,瑞昌市人大常委。
——系“乙肝清热解毒冲剂、乙肝养阴活血冲剂等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科研项目攻关小组主要成员,项目被原卫生部和国家科委鉴定为国内先进,其药剂由国内知名厂家生产并应用于临床;为“乙肝康方治疗慢性乙肝HBeAg阳性的临床研究”、“瑞昌市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技术研究”和“树脂吸附中肝素钠用量在重症中毒领域的应用研究”等多项省内先进科技成果学术带头人。
——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过诸多学术论文,是医著《高血压疾病的防治与健康长寿最佳方法》的副主编和《基层临床医学研究》的编委。
营造便民服务“新常态”
在瑞昌市人民医院看来,医疗公共服务是衡量现代社会服务发达与否的显著标志,是服务最具本质的重要体现,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身心相通”的特殊纽带,为此,已然营造出便民的“新常态”:
——医疗信息公共服务最大化。该院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医疗政策、医疗环境、医疗特色、医疗技术、门诊方式、专家会诊等信息植入到本地政府门户网和本地主流商业网,串联打造医疗信息系统平台,通过患者与医务人员、坐诊专家之间的互动,实现信息最大化共享。同时,利用微信短信开展预约挂号,还将在线咨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出院随访等方面的服务信息向社会公开化,深受市民欢迎和好评。
——医疗服务合作方式深层化。该院作为本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导,对下承担本地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疾病接诊转诊以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等工作,对上又对接医疗改革任务、医疗技术攻关、医疗领域调研、临床试验推广、医疗人才派遣进修等合作,随着医改的深入,整个医疗服务合作向纵深推进,目前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形成医联体关系,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成了共建脑卒中筛查基地,与本市社区实现了对口支援全覆盖,与多家乡镇卫生院进行精准帮扶。
院长刘成在悉心查房
——医疗服务流程更加便捷化。该院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需要,在流程上简化,在服务上优化:以微信、短信、电话等形式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在急诊急救、导医、咨询、预约登记、免费测血压、挂号、取药、取化验单、投诉接待、门诊转住院、出院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建立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门诊、节假日和双休日及午休不停诊等方式实施“无缝隙”门诊服务;在检验、放射、CT等特殊检查及给出检查结果报告环节特别实行限时服务。
这些“新常态”极大地便利了患者,彰显出瑞昌市人民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永恒本色。
凸显医改惠民“新常态”
面对践行中的公立医院改革,瑞昌市人民医院作为当地医疗领域的主体,全心全意打造惠民“新常态”:
——“三个合理”降低费用。该院始终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摆在第一位: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坚持避免重复性检查、累赘性检查和不必性检查;对价格进行公示,全面公开门诊和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建立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机制;公示各种收费标准,明确各科药占比的“硬指标”,限制大处方,杜绝人情处方,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目前,该院的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的主要费用增长不足5%,大大降低了当地居民的医药费用承受能力,更让患者放心看病就医。多年来,该院先后获得江西省第八、九、十一届“文明单位”、九江市“群众满意医院”、九江市价格诚信(AA)单位等殊荣。
——“两个结合”减免费用。该院一方面结合国家政策,对“三免四减半”政策(即计生门诊患者免交普通挂号费、注射手续费、换药手续费、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各减免50%)不折不扣执行到底;另一方面结合患者经济状况,对贫困生活群体、特殊患者、新农合患者以及一些重大疾病患者实行不同程度的减免。近年来,该院为患者减免各种费用超过50万元。
——“一条路径”控制费用。该院稳步推进临床路径工作,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在11个科室对40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对临床路径管理病例与出院病例实施科学挂钩,以达到最大程度控制费用,惠及患者。
这些惠民“新常态”带给患者的福音,处处实证发展新阶段瑞昌市人民医院的“人民性”。
崛起的新姿(医院新大楼效果图)
提升医疗健民的“新常态”
瑞昌市人民医院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创新公立医院适应经济发展、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医疗体系,以民为本,在致力破解看病难瓶颈的同时,实实在在提升医疗健民的“新常态”: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围绕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该院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创新“专业责任护士”管理模式,强化护理三级质量控制,建立护理级别与病情、自理能力相符、有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与“五防”措施,不断拓宽服务内容,着力提高护患沟通水平与健康教育的效果。目前,全院有8个护理单元建设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占全院护理单元的80%,这种“专责、质优、全程、高效、文明”的护理机制,为患者健康筑牢了生命保障。
——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该院以减少医院感染为目标,以预防医院感染爆发与医院感染管理为重点,建立持续质量管理改进机制,完善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加强对微生物检测,特别加强对7个外科手术、重症监护病房病人、院感染病人的监测,格外重视对供应室、手术室、妇产科、口腔科等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对医疗废物做到不流失、不泄露、封闭运用,还对保洁员、实习人员进行系列防感染、应对感染的专门培训。目前,手术感染率、重症监护病房病人感染率、院感病例感染率都远远低于国家规范的标准,也从未发生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感染情况,在历次省感染专项检查中都轻松过关,为患者健康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严格搞好控烟管理。该院为实现无烟医院目标,切实从严控烟,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成立专门控烟管理机构,设立戒烟门诊并配备专职戒烟医生,各科室配置有控烟巡视员及督导员以负责所属区域控烟及对现场吸烟人员进行劝阻,利用宣传栏、咨询台、宣传资料、影像、禁烟标识等多种形式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通过全方位控烟管理,全院形成了“禁烟、消烟、拒烟、戒烟”的良好氛围,为患者健康平添了一方净土。
这些看似平凡的健民“新常态”,实则深刻诠释了瑞昌市人民医院的医者风范。
(记者 付晨苓)
(责任编辑:唐凯丽)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