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是一种态度
覆敌万千,难挡时间流逝;云日风雨,未有驻足之处。
在挡不住的时光里,无论我们怎么做,终究会形成某一种生活方式。
心理学家津巴多说,个人对时间的认识决定了你看待事物和生活的角度,也决定了你的生活。一旦你了解时间的奥秘并知道属于自己的“时区”,你就可以管理你的生活,并让它更精彩。我同意这个观点,也认为对于时间的珍惜和重视,是对自己最大的恩惠。
想想自己,随阅历不多,但未经跌宕挫折,可谓幸甚;朋友三五个,心意所到,能一起聊聊天喝喝咖啡,可谓惬意;一时兴起,自己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读一本自己都很讨厌的书籍,可谓乐哉。每天都像是无所事事,乏善可陈,但自己的内心却一直饱满,从未空虚,或许这也是上天对我的最大眷顾。
能从事一份工作或者事业,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笃定。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一种谋生;喜欢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一种生活;而当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超越喜欢和不喜欢的境界时,那就到达了一种人生旅行的极致。
听过也是听过,但是,能深思过,并放在心里,这才是真正的听过。所谓听到,学到,悟到,才是得到。我们总抱怨时光匆匆,却未曾责备过自己匆匆的脚步。那些向后流逝的景色,是否曾因为路人的赞美而兴荣过?
时间总是一个亘古的话题,或爱或恨,它都不荣不喜的安然走过。安妮曾说过,本不值钱的戒指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升值。我深知时间不会帮我们解决一切,但是,只有经得住时间的洗礼,曾经有过的坚持,哪怕是非常微不足道,也会逐渐闪现出不一样的光芒。
80后的一代,是在路上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常喜欢这种永远在路上保持着的生命的激情、感觉和状态。在路上的感觉很潇洒,不忘当初,敢于向前。正如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在路上》一书中所说:“我们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最初的梦想,感受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我们共同需要的,是那份对最初理想的执着和对现在处境的珍惜。虽然挡不住时间的流失,但也不辜负生活的每一天;即便没有闲暇驻足停留,但自己再也不会只是一个愣头少年,而是更多了一份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游刃有余。
一切,正为更好的发生,而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