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作为国家级五年规划建议,“十三五”着力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未来五年,一套兼顾质量、效益、环境和中长期协调的多元目标体系将成为中国各项经济发展政策的新指导框架。在《建议》的第三节中提到,“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具体的“构建发展新体制”中的表述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对此,澎湃新闻联系了多位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以及关注互联网金融的专家进行了解读。
从解读来看,对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到的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和专家的关注点有着明显的区分。
从业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多位从业者在接受澎湃新闻的访问时表示,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五年规划,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在过去的发展受到了认可,未来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受访专家学者的关注点则更多的落在“规范”两个字上。他们认为,过去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直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未来互联网金融要会趋严,要按照金融机构的标准,做什么金融业务就要按照什么金融业务的流程来监管。
行业代表解读一览:
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意味着一系列利好的政策要陆续出台。互联网金融已经很大了,今年P2P的交易额就要超过一万亿,未来五年互联网金融的信贷资产可能会占到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00万亿。互联网金融不规范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但预计不会用很严格的方式进行监管,不能管死。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十三五规划建议非常清楚,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培育公开透明资本市场等等。实际上,对于这些目标,互联网金融都已经在积极参与。要让互联网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肯定会需要进行一定的规范,把不合格的或者纯粹诈骗的平台更彻底的淘汰掉。
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互联网在领导层的眼中是几个能够与世界接轨的板块之一,互联网金融是当下最热的领域,写入十三五是对互联网+政策的延续。P2P发展才开始,但规模已经相当于是电商发展十几年的规模。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未来的监管会趋于严格,但还会给从业者一个宽容的环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第一次写入五年规划意味着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一个很大的承认,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应当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规范意味着未来要按照金融业对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来监管互联网金融企业。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互联网金融未来能和银行金融和资本市场金融三足鼎立的态势。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未来会采取负面清单时候追责的方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创新和优化。
贷齐乐CEO董梁: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互联网金融纳入整个五年规划,这是对整个行业的极大肯定。因此,在未来五年,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与制度去服务于国民经济。
在十三五计划多元化的目标体系中,稳增长是重中之重,发展仍是第一要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对于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此次把互联网金融纳入规划也是情理之中。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挫折要经历,这也是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