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信通公司1993年开始进入大家视野,给大家普遍的印象卖手机,一般迪信通的店面出现在各大商场旁边或者学校旁边,笔者第一部手机就是在迪信通买的。
言归正传,迪信通即2014年上市后开始逐步进行了公司转型,先后与魅族,乐视,联想等公司联手打造O2O模式,也在这年内与魅族签订了20亿的合作。但是转型不仅仅于此,迪信通也陆续与乐视开始合作,乐视TV,乐视手机等产品也陆续进入大家眼帘。迪信通也是首批国家承认虚拟运营商,同时这也是迪信通的第二盈利点。
相比传统业,迪信通更看重O2O模式?
“线下渠道曾经因为我们自身没有做好而导致失守。如今,不管是互联网手机厂商,还是寻求转型的传统手机厂商,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对于渠道的认识和理解在发生深刻变化。”迪信通总裁金鑫坦言。金鑫谈到的深刻变化,是手机厂商对于线下渠道的日益重视和大力投入。在经历了电商渠道的冲击而偃旗息鼓几年之后,由于电商渠道红利终结,消费者需求习惯变化等原因,作为直面用户的重要环节,线下渠道重新崛起,并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市场调研机构GFK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国产手机线上渠道销量达2500万台,2015年第一季度仅为1900万台,环比下降22.6%,线下渠道的实际销量则从7600万台增加到7700万台。
“手机厂商对于线下渠道的投入再一次证明线下渠道在直面用户上的巨大优势。从数据上看,线下销量其实是远大于线上的,线下的体验和服务是其优势所在。惟有个性化服务牌才是传统渠道商的核心武器,而增值服务和线下渠道体验的结合则成为迪信通的杀手锏。”金鑫提到。
据金鑫介绍,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机体验,迪信通推出了两项新的服务。一是向客户卖手机时会推荐适合的APP等系列服务。二是手机的以旧换新。在金鑫看来,如今的智能手机是“标准化硬件+sim卡+APP”。他表示,由于APP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产品,因此智能手机更像是一个披着标准化外衣的典型个性化产品。线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市场,是因为手机是一个个性化产品,需要通过服务去满足这样的个性化需求。
为了进一步吸引消费者,提高到店率和停留时间,迪信通推出了许多接地气的体验式服务。比如针对联想P1作长待机的特点,迪信通就会在门店专门举行比赛,把两部号称长电量或者快充的手机放在一块进行PK。
目前,迪信通已相继同联想、ZUK、乐视、魅族、小米等多家手机厂商签订了合作协议,每一单都是十几亿元规模。“在国内智能机市场愈发饱和、产品选择愈发困难的时候,像迪信通这种以服务见长的渠道的优势就越来越明显。”金鑫说。
转型做“私人手机顾问”
从2010年开始,迪信通尝试零售转型服务的模式,并提出了“零售转型服务”的目标。2014年,迪信通确立了“私人手机顾问”战略并全面开始了战略转型。该战略涉及运营商业务、微信服务、智能配件、增值服务、靓号业务、售后服务等多项内容。
据了解,在实体店运营成本高企的前提下,迪信通未来规模的拓展将主要通过线上大力发展电商平台、线下大量进驻运营商合作厅、线上线下构筑无缝对接O2O体系来实现。通过网络及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引导消费者到迪信通实体门店进行体验消费,接受线下包括合约建议、软件安装、手机美容、售后维修等等服务,增加顾客黏性,提升顾客体验满意度和忠诚度。与此同时,将继续推行“心服务”理念,以优质的服务提升顾客的美誉度,口口传播和复购率,实现销售的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