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女孩天生面容姣好身姿绰约,且非常注重追求内心的丰盈。她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敢于追求那些她渴望拥有的事物,也享受于一针一线的踏实努力。她害怕有限的生命会让无限的梦想无处安放,所以她勇敢的去做每一次尝试,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她无需太多华丽的语言来描述,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瑰丽的梦想!BP----潘晓鸣

初见BP,精致的脸庞,高挑的身材,散发着一种亲和力让我这陌生人没有一点的不自在,这是她留给我深刻而美好的第一印象。她带着我进入她的工作室时,问我多大了,我说:“25了,初入社会不久。”她说:“真好啊!25岁,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我不免好奇的问了句为什么,她想也不想的就反问我,为什么你会问为什么?对于记者本身的工作性质而言,采访写作是必修课,我发现我有点跟不上她的思路了。
她笑了笑说:“25岁,作为女人,这是最适当的时间,青春洋溢;对许多事情充满了向往与期待。热情洋溢,无论是心态还是身体机能都是最好的。”我沉默了一下,还未来得及看她的眼神是否有异,她拉了一张凳子随后再缩进对面的沙发椅里,好瘦!这是我作为女性的第一感觉。也许因为今天的采访,她稍微打扮了一下。得体的一件过膝连衣裙,尺寸有一点点松,但却不显得松垮,时下流行的那种亚麻青色;过耳的短发,淡淡的妆容,不张扬。

她举起茶杯,雾气蒸腾,让人觉得此刻她的眼神是迷离的,也许还是我太年轻了,觉得有点不被尊重。她放下茶杯看着我说:“刚刚那是官方说法,其实是我很怀念像你这个年龄时候的自己罢了。”我很惊讶顺口就说我看您跟我差不多大啊,作为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我觉得您算是成功的了,说完后我就不自然的撇了撇嘴,不自觉就被她带领了我的谈话节奏,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还是经验太少了。“我31了,”她淡淡的回答我。看她没有要继续说下去的意思,我知道,该是我按平常的节奏开始访问了。
我环视了一周,工作室其实应该是店面的二层,loft设计很别致。一棵樱花树占据了整个设计的重点,都是以原生态为设计理念,有植物、有流水,还有许多整块整块的木板做成的装饰,对于不懂设计的我来说,我唯一的感觉就是舒适。一张长方形的原木块就是她的工作台,上面稍显凌乱,摆放了许多线桶、绣架、蕾丝等物。她身后是一面植物墙,在这样的环境衬托下我觉得这个时候的她显得很安静。我把视线移回她的脸上,年岁真是个神奇的调色盘!虽然BP面容姣好,看上去感觉比我还要年轻,但我望着她眼睛的时候,我感觉有些慌张,也许这就是岁月沉淀的气场。见到她本人使我对她的故事比刚收到上级任务的时候多了一份好奇。

我问她是什么原因想要做一个婚礼人,或者说一个婚纱设计师。她说:“我不是设计师,我只是很喜欢婚纱设计,也许你不相信,我没有学过服装设计,如果问我的专业或者步入社会引以为生的是什么?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些你看到的东西,这是我的爱好也是梦想。”我是07年的毕业生,也可以说我还没有毕业,因为我是半工半读的性质,学得是广告媒体,还没毕业就在4a公司实习了许久。像个打杂的,两年后,又跳出来自己干,也算过得去。
我知道她说的这个过得去一定还有许多故事,但她没有说,似乎在回忆。

我03年就来到广州混了。她突然沉默了一下,我在想,是否该更改她的说辞。她看了我一眼,说:“你是专业的,你看看什么该记的就记,该改的就改吧,我比较直接。”我示意她继续。
她说:“我缀学过,两次。一次小学四年级,一次初中。”
她说到这里,我极力的想在她眼里看到一些情绪。可是,并没有一丝波动,就好像在说着别人的故事。
不信啊?她看着我,我笑了笑。她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狗血剧情,就是因为家里条件差吧。17岁的时候出来工作的,各行各业都待过一段时间,像打游击战。每天都在担心明天,困难的时候兜里只有2块7毛钱,要花半个月,那时候的工资大部分都寄给了在家无业的父母。那是一个拼学历的时代,所以就开始读夜校,然后读大学,一直一直的学,生怕自己落后了。可能真的是越努力越幸运,得到了眷顾,赶上了广告行业的空窗期,在25岁的时候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一直忙碌,什么能赚钱都去试试,理财,股票等。就是想做的事情,想得到的东西,就去努力。然后就没有什么了,这有点无聊是不是?”她突然把 视线聚焦在我身上,我听的有点发愣,缓了两秒才回答她:“不会,我能想象这里面有多少不容易。”她报以微笑回应我。

她轻描淡写的叙说着,那么的淡然,仿佛是在说另外一个人的故事,平静的似乎在她的心里没有泛起一点涟漪。她没有我往常采访的人物那么大风大浪的起伏,没有过多的词汇渲染,有点过于干净利落了,我有点无所适从。在后来我说我需要一些作品的时候,她有点腼腆的告诉我,一直我的定位就不太清晰,你需要看哪些?我鬼使神差的说,如果方便,都可以。然后她带着我走下楼梯,进入到一个小房间,拿出一本本的证书,CEAC的平面设计师、ACAA的商业插画师、IIAA的高级会展策划师和高级个人形象设计师,还有各种各样比赛的得奖证书。

很多,很乱,我的感觉就是,为什么考那么多证书啊?我问她,她埋头整理着说:“因为工作需要啊,也或许因为以前的习惯吧,总想搞个什么证件,以此证明我真的实至名归,会不会很好笑?”我笑了笑。“好笑吗?一点也不”。
接着她带我参观了她的婚纱馆,看着她拿起一件件的婚纱,瞬间变成了一个少女般的状态,我感觉她不是在为我介绍这些如梦似幻的裙子,而是带着我去参观她更衣室里的珍藏,又有点像在陪着好朋友一起挑选婚纱,我有种雀跃感,我被她感染了。她拿着一件纱裙对着我比划,说如果我结婚,找她,她给我免费定制一条独一无二,不会上市售卖的裙子。我对此莞尔,她一直劝说我试试,我突然很想看看,这位没有服装设计功底的设计者设计的婚纱穿在自己身上是什么感觉,我提出后,她沉默了一下,说好。
在换婚纱的空隙里,我观看了一下一层的婚纱架子,每排架子大概20件礼服,简简单单的4排。隔着试衣间我问她,这里的礼服全部是你手工制作的吗?她说:怎么可能啊!大部分成裙或者半成品是我去制衣厂打版的,然后回来很多细节类的制作才是我完成的,我一个人能做的很有限。我又笑了,不是都说打着高端定制的都是纯手工吗?你这样说不是违背了你的定义吗?她说:“现在的人都爱美化自己,我不知道其他人的做法是什么,我就是简单的直接的告诉大家,我只会做设计和细节处理,一整个成裙,我不是不做,而是花费太多时间,于实际而言太浪费了,我觉得我该把自己的主要重心花费在关键的设计和一些细节上就好了,毕竟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合心意的团队去完成整个事情。”嗯!那你喜欢穿自己做的婚纱吗?她迟疑了一下说:“其实我个人确实是对自己穿婚纱没有什么憧憬的,估计以前做模特的时候穿的多了,麻木了。”模特!这令我很惊讶,正打算问时,视线所及之处是她穿着婚纱的样子,我顿时就被吸引了,她在此刻,像个动态的发光体,缓慢的走到台阶处看着我笑了笑,“怎么了?”我不加思索的说:“我若是个男子,在此刻绝对向你求婚,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别逗了。”

采访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发觉这并不像一次采访。确切的说,更像是和一个新朋友的一次畅谈,而这次畅谈中却让我对她有了更多的认识。她聪慧伶俐,也踏实努力,她愿意去认真的走每一步。用她的话说,老天安排的一切都是别有用心。人生的每一步,都像是多米诺骨牌,没有多一步,没有少一步,走到今天刚刚好。她回忆过去的自己,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苦难,让我倍加珍惜现在也更加努力。也正是因为此前的那些看似与婚纱不相关的经历,才让我能更好的把握每一位客人的风格,为她们定制独一无二的专属婚纱。

我还问了她关于她的铭廷婚纱定制即将开业的一些问题。她说,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沉淀,去吸收。我没有经验,仅仅凭着一腔热血奋不顾身的投入,这种感觉像是绑着绷带去跳伞,我紧张,却又兴奋到无以复加,还有那么一丝惧怕,我想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带给你心跳加速的兴奋,但又带给你无名的担忧。但是不论怎样,过去十几年我一直在为今天做准备,而今后的几十年我将亲自用双手编织美丽的梦想。一路走来,一路风景!我一直都坚持自己的想法。在我这儿,没有放弃没有半途而废!人生有太多种的可能,每一种可能都要尽力去做。如果不行动起来,时间流逝最后只能让自己空留遗憾,而这样的遗憾,会带给我深深的无力感,这是我不喜欢的!

是啊!人生已不可避免的有很多遗憾,在有限的生命里让自己少些遗憾,活得更自在、更充实些,不是很好吗!
采访对于我来说就是聆听一个人的故事,感受那个人的思想,走进那个人的世界。就如同今天以朋友的方式,简单、轻松的聊天,很有幸遇见BP,她带我领略到的是一个我未知的世界!

最让我意外的是,在我采访结束离开时,这个美丽的姑娘送给了我一件她亲手制作的工艺品,看得出来精工细作,一定是她花了心思做的。我想,不仅仅是对待这个工艺品,她的婚纱、她的梦想、她的人生,她都是这样认真对待的。不会疏忽一丝一毫,更不会懈怠一分一秒。因为,她始终在路上,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2015年10月27号采访
广州市番禺区盛泰路268号 铭廷高级婚纱定制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