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9月,累计问题平台数量已经达到1031家,占平台总数量的30%以上。仅仅是9月,新上线平台189家,新增问题平台已经有55家。其中跑路、倒闭的平台更是占了一大部分比重。
P2P行业走到了优胜劣汰的岔路口,平台应该克服哪些风险,不至迷失双眼、迷失自我?
首先是资质风险。网贷不同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净资本”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信托公司都要有自己的注册资本,其注册资本少则几个亿,多则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这种“门槛”很难企及。网贷平台由于门槛低,监管细则尚未出台,平台软件几千到几万都可以买到,很多平台没有技术也没有互联网金融从业经验,而仅仅是以20%甚至30%以上的高息去吸引投资人。
其次是管理风险。P2P网贷,是投资人通过网络平台把资金借给资金需求人,看似简单,经营不易。P2P网贷属于新兴产业,是金融行业的创新模式,其发展历程不过几年,市场并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投资人唯“高收益”是瞻,平台公司如果组织架构缺乏专业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不具备贷款风险管理的知识、资质,很难把握和处理好平台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产生大量的坏账,最终只能倒闭。
再次是资金风险。作为一家P2P网贷平台,投资人的资金流向是至关重要的,不少网贷平台不仅没有采取第三方资金管理平台,还可以动用投资人的资金,更有甚者自融自用,其后果可想而知。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资金风险只能落在投资人的头上,这也是成为不少平台能出现跑路的原因。而目前最为安全的做法则是将投资人的资金置于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作为平台要严控其动用投资人资金,唯有这样才能给投资人的资金增加保障。
最后是技术风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信息技术的进步,常引发新的、更高形式的安全威胁。有平台不重视技术,宁可花费几十万搞营销也不肯重视技术维护,从而极大地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如电脑黑客入侵等,攻击平台、修改投资人账户资金、虚拟充值真提现等问题开始逐步显现。近期,个别平台更是遭到了黑客的直接现金敲诈。对此,知名网贷平台钱多多(d.com.cn)技术总监给出的建议是,要加强研发平台防护系统,从而最大程度的预防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虽然是无法消除的,但是平台可以通过更加规范的经营,不断扩大自身实力,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以上风险,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壮大发展。(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