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中介化浪潮之下,私募行业迎来迅猛发展的同时,以业绩提成为收入来源的私募机构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高速奔跑的私募基金因近期股市震荡不得不放缓增长步伐,刚刚过去的9月私募新成立数量创下新低。截至9月20日,9月共发行阳光私募产品111只,大幅低于8月同期发行的296只。
不过,阳光私募基金仍不断受到投资者追捧。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上半年,私募机构的增长数量较2014年年底 (2185家) 增长超过160%,接近2013年底私募机构数量(977家)的6倍。如何在群雄逐鹿的财富管理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下各资产管理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
探寻上升空间 行业洗牌悄然揭幕
事实上,私募基金行业近年来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有业内机构调查显示,整个阳光私募行业的平均存续时长为5.44年,提前落幕的私募机构平均存续时长仅为4.32年。
随着私募基金团体的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内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不但使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不少具备优质资产管理能力的公司也因此蒙受声誉损失。
此外,纯粹依靠业绩提成的生存模式也让为数不少的阳光私募举步维艰。在牛市时蓬勃发展,到了熊市则偃旗息鼓,倘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相对稚嫩的私募将难以为继。
例如,大部分民间私募机构虽然可以在公司发展初期排名靠前,但由于市场适应性较差,并多为单打独斗,几乎不具备公司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在规模扩张、团队人员扩充后面临投资及管理的双重难题。
相比之下,具有优异业绩的私募基金既有通道费用优势、市场渠道优势,又有研究资源优势,其稳定的投资研究和销售团队将有助于市场品牌的打造,最终帮助其留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破除渠道垄断 平台商受关注
随着行业两极分化趋势的日渐明晰,私募机构对自身品牌的打造、专业产品的设计以及销售渠道的扩展等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不少阳光私募机构已由冲规模转向修炼内功。业内某知名私募机构负责人明确表示,在规模登上一个台阶之后,接下来则要重点提升投研团队能力,丰富产品线,加强公司风控水平。
踏踏实实做业绩将成为更有远见的谋生之道。获取长期持续高收益、降低交易费用、破除销售渠道垄断等已经成为私募基金行业的共识。
致力于打造全行业最大金融产品营销平台的理财师APP天天有钱看准这一市场,适时推出机构直连产品“私募直通车”,在探索金融去中介化的进程中首先作出了尝试。
天天有钱APP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该平台注册理财师达2万人,其中每日登陆2次以上的理财师超过1000人。同时,已有包括大唐财富、中信信诚在内的50余家知名金融机构入驻。
据天天有钱COO姜磊介绍,“私募直通车”这一产品希望打破渠道垄断、直连私募机构与终端理财师,帮助机构快速获取市场反馈,用互联网的方式颠覆传统的交易流程,推进行业的不断变革。
据悉,天天有钱“私募直通车”将通过“品牌中心”、“产品中心”及“交易中心”三大维度推广,为私募机构提供专业产品包装、在线路演及APP推广。此外,直销渠道的建立及交易闭环的打通,也将为私募机构带来更为快速、智能和直接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为新市场格局之下私募机构的生存提供全新、高效、优质的解决方案,是我们推出这一产品的初衷“,姜磊表示,接下来,天天有钱将更为深入地研究高效的客户连接方式,为打造互联互通的行业共赢圈作出有益尝试。
天天有钱推“私募直通车”首尝机构直连
2015-10-26 12:41:42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