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隔岸观火,企图投身创业热潮的你,是否已知晓这五个在初创期要注意的问题?合理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才能走的更远!
起初,你要知道建立一家刚需公司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以及克服这些挑战的方法是什么。就如“优步”,“快书包”及“易家纺”等类型公司在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我们应从中汲取一些关于如何做好在线按需服务的宝贵经验。这其中不外乎两大块内容——服务提供方及服务接受方。
那么,如何为这两方成功搭建起一个有效的桥梁,让大家都能各取所需呢?
其实桥梁很好搭建,难的是让桥两头的用户都愿意一直留下来,哪怕彼此还尚未达成沟通,只要用户基数在,以后的事情就都好办了。试想,如果供需双方都看不到对方能给他们带来的价值,他们还会陪着你玩吗?所以,是让鸡先下蛋还是让蛋先生鸡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两者一定是相互依存而缺一不可的。就好比“任务兔”要是没有几个本地的专业人士帮忙解决各种问题,谁还会用这个平台呢!反之亦然,没人在这个平台上寻找服务,那专业人士也就不会在平台注册,不会在平台寻找生意。但你也不用左右为难,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从这五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招,以小见大。
不要一开始就贪大,盲目做大很容易让自身陷入细分管理的僵局,最后很可能还是得丢掉一些累赘,费力不讨好也得不偿失。你可以先以一个小规模的姿态立足,一来用户接受你的平台就会相对变得容易;二来你也就可以把市场做到精准化的布局。所以,你可以先专注于单一的城市或领域,甚至是一个社区而已,而后在你的业务模式逐渐清晰并被用户认可后,你就获得了最初的服务提供方及服务接受方,然后你再开始进行预期的扩张。值得注意的是,这时你需要同时扩大两方的用户数量,不能忽略任何一方。在“优步”刚刚开始运营的时候,他们只为旧金山的用户提供打车服务;而“易家纺”也同样在运营之初,把VIP特权开放给以杭州为主的江浙地区用户。他们都是在一个城市取得了成功之后,才会开始向更多的城市进军。
不难发现,但凡先从小规模开始,逐渐做大的公司都能或多或少的控制住了成本的过度流失。就像“亚马逊”那样,刚开始坚持只卖书,在专注于一个细分市场成功后,他们才开始扩张到其他领域。
第二招,宾主分明
很明显的例子,夜店为啥只对男性收费,而让利给女性?搞个派对,都是让男性出资,而女性一律Free,甚至故意找“小蜜蜂”驻场!说的粗俗点,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一个夜店连个美女都没有,广大虎视眈眈的男同胞谁还会来呢!那么美女多了,自然男性顾客就多了,最后整体的顾客数量也就上去了。一样的道理,当那些参与度高或是知名度高的用户加入你的平台之后,他们将会为你带来更多的用户。最近大行其道的“饿了么”便是如此,他们利用分红机制,想尽了一切办法让一个区域的口碑好又客流大的餐厅加入了他们的平台,随后,消费者和其他餐厅都注意到最好的那些餐厅都加入了“饿了么”,于是他们甚至都不得不纷纷开始注册,并都逐渐接受了在线订餐的理念。
你可以使用现金补贴的方式来吸引这些高价值用户,这种做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能够让你获得更多的用户。“饿了么”能在一夜之间疯狂扩张,烧钱政策的功劳有目共睹;再如之前“优步”遭遇人为刷单的时期,多少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的,这一做法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人性都有贪图便宜的本质,作为用户,得到了甜头的同时,注不注册你的平台已经显得并没有多谨慎或多麻烦了,最后是大家你的强势利诱之下,稀里糊涂的就留在了你的平台了。
第三招,角色扮演
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把你的平台扮演成服务提供方的角色;另一种则是让一方的用户扮演供需双方的角色。当你扮演成服务提供方的角色后,能让你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对服务接受方提供服务,从而让你获得第一批用户,之后,利用这部分用户来吸引另一方用户,也就是真正的服务提供方用户。例如“淘宝”刚刚成立的时候,大量的吸引卖家入驻,先有了卖家,自然找买家就容易多了。这和如今已门槛越来越高的形势截然相反,当初马云还不是求爷爷告奶奶的邀请卖家入驻,看来马云早已深谙此道。
而让一方的用户扮演供需双方的角色这种方式,相对更为多见。为家纺业内人士提供交易平台的“易家纺”就是凭借着这样的战略获得的成功。因为服务供需双方的角色有时候是可以转化的,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平台发布作品的设计师有时也会搜寻自己中意的画稿;而作为需求方的家纺企业,有时则会利用平台上的设计功能自己搞设计。
第四招,借力使力
太极讲究的就是借力使力,延伸一下,可能就有借势而动的道理在其中。而在商业活动中,有时候对手也可能是朋友,这个朋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而是从能给你带来利益的角度上说的。所以,与其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平台,不如利用好自己已有的网络服务,从而来吸引一部分用户。为了区别于已有的服务,你的平台必须要为潜在用户提供额外的价值。从某些方面来说,已有的网络服务很可能是你未来的竞争对手,但是你完全可以凭借他们的平台来获得自己的第一批用户,这就是借力使力,借势而动的道理。
抛开道德的层面,就像电影《一代宗师》中叶问说的“只有站着的才有资格说话”。就连大名鼎鼎的谷歌也做过这样的事情,为了推广自己的安卓系统,并且与苹果的iOS系统对抗,他们与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合作成立了OHA联盟。同样的还有现在如日中天的Airbnb。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们允许自己的用户在CrAIGslist上发布房屋出租信息,而当Craigslist的用户点击这些房源的时候,他们则会被引导到Airbnb的网站上完成预定和支付。而且相比于Craigslist,他们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短租预定体验,然后他们成功的将大量Craigslist用户变成了自己的用户。这种做法其实并没有什么丢人的,你可以将其视为合作的一种形式。
第五招,附加价值
举个不算恰当但很常见的例子,有的人在街上接到传单看了一眼甚至都不看,就直接随手丢掉了;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很乐意接到传单,但并不是要看上面的内容,而是准备一会儿到街边充当坐垫。我们做平台,不是说非要让用户一下就完全认可,起码能培养用户一种习惯准确的说是一种粘性就很成功了。就像刚说的接传单情节,只要传单一直在他身边,说不定他就真的看了呢!然后说不定就真的有所行动了呢!总之,粘性这个东西,有起码就比没有强。
如果一个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模仿的价值,那么这个产品将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至少是供需双方之间的某一方。例如“易家纺”通过快速核算成品工缴及实时监察市场行情等功能,让最初试用他们平台的用户爱不释手,反正都是免费的功能。但最终习惯成自然,他们靠着这些附加价值,获得了大量的原始用户。
这五招你都学会了吗?其实,鸡和蛋谁先出现并不是重点,当你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按需服务的公司后,获取第一批用户才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希望你旗开得胜,越战越勇,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