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各种大鳄进场,P2P行业的竞争也进一步升级。眼下,一场没有硝烟的“营销大战”正愈演愈烈,拼品牌、拼创意、拼存在感。从央视到各大地方卫视,从电影院、高铁、地铁到各大楼宇、电梯,随处可见P2P平台的线下广告,广告费用动辄几十万到上百万、上千万元不等。
9月中旬,陆金所牵手杜蕾斯、饿了么、《功夫熊猫3》,玩起跨界营销。就在本周,上海P2P平台点融网,也开启了大规模投放广告的模式。此前(今年7月20日),号称全球最大P2P公司的宜信,一举拿下《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头版的整版广告。7月份,互联网金融企业玖富旗下平台“悟空理财”携手热播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3》,据悉耗资3800万元。今年5月20日,麦子金服也宣布独家冠名财智旅游类节目《首席旅行官》。另据了解,老牌P2P平台人人贷的视频广告和平面广告,也出现在了北上广深各大楼宇和地铁站。而今年以来,恒昌财富、信和财富等多家企业,亦先后登陆央视。
日益盛财富互联网金融事业部相关人士指出,广告无疑在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帮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中争夺客户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劣质不合规平台可乘之机。p2p行业仍在行业大洗牌,劣质平台还是存在,投资者不能只看广告,感性的选择平台,还需对平台进行多方面识别,选择优质合规平台,避免损失。知名度较高的平台也可能出现坏账,可见并非名声大的平台就能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安全保障。相反,一些平台目前名气虽然不大,但运营稳扎稳打,风控严密,且保本保息,投资者选择这样的平台可以更加放心、省心。

有时候,投资人在选择平台时所运用的理性思维越少,单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宣传和获客,不能适应平台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需要。因此,成熟的P2P平台需要逐步借助传统品牌手段,提升其在投资人、潜在客户心中的形象就越重要,广告凭借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广告内容的独特性等优势,很容易满足理财人群的情感沟通,从而增强P2P平台与理财人群之间的品牌粘稠度和忠诚度,成为p2p行业企业的必争之地。
许多P2P企业都想上市,这就要求增加知名度,打广告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做法。“即便暂时没有上市计划的二线P2P企业,也想要尽快增加知名度,挤入第一梯队里当前竞争日趋激烈,获取注册用户的成本越来越贵,这也决定了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重要,所以,几乎所有P2P企业都要在这块发力。
但是动辄几十万到上百万、上千万元的下血本的广告费用也在某些程度上给投资者带来不安。在一个庞氏骗局开始之初,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在赢钱,直到有一天规模大到无法支撑,无法支付原来许诺的利息。
日益盛公司专家理财顾问提醒各位投资者,在行业监管政策还未完全落实,行业尚处于洗牌阶段的环境下,投资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只看宣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2014年4月21日赢来了银监会的P2P行业业务边界的四条“红线”,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运作,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这可以作为考虑的根本因素,同时,平台背景、风控能力、管理水平也应纳入考核标准。
日益盛公司作为业内知名企业,依托日益盛集团强大的实业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背景,建立了完善的风控体系,第三方担保机制有力的保障投资者资金的安全,为客户解除风险担忧。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收益直接来源于对投资者和借款人收取的中间费用,也就是平台费用,不设资金池,不非法集资,同时,业务涵盖路桥建设、文化传媒、医疗卫生等领域。日益盛公司在政策指导下,顺应金融领域新的发展趋势,更加充分地挖掘市场潜力,以建立安全、高效、稳健、诚信、互惠互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为己任,服务于客户,服务于社会,赢得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