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帮普工找工作用户超150万安排工作10万人次获3000万A轮投资
“真的没有想到,用一米工作,三天就进厂上班了,还没花一分钱。”来自四川的外来务工者张强(化名)激动的对记者说。90年出生的张强5年前就开始在无锡打工,以前每次找工作都是通过中介,需要事先交中介费。这次是张强第一次免费找到工作,最专业的普工招聘平台“一米工作”,他让他对找工作有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流水破3亿用户破150万,安排工作10万人次
几天前,张强再一次因工厂没活,被迫失业后。他听老乡说,有一个叫“一米工作”的APP,可以免费找工作。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下载了“一米工作”,申请了一家介绍和大家评价都不错的公司,申请了车床工的职位。没想到,他很快就收到了一米工作打来的电话,安排第二天早上9点,到一米工作的服务点,与其他10多位工友一起,统一乘车去这家工厂面试。后面一切很顺利,通过面试,体检,然后进厂工作。
在中国,有大约3亿蓝领,其中占比约40%的制造业蓝领,也就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大家俗称的普工,是一米工作服务的人群。以前,大家和张强一样,找工作都得通过中介,必须先交上几百元的中介费,多数时候还要扣押身份证,至于什么时候能找到工作,找到什么样的工作,都不确定,都是听天由命,看运气,真的找不到工作,交给中介的钱也别想拿回来,更不要提整个过程中需要忍受的白眼、鄙夷甚至暴力。张强曾经就有过最后的200块钱交了中介费,但半个月没有找到工作的经历,后来老乡帮助,才没有饿肚子。
“普工是中国最后一个找工作还需要花钱的群体,一米工作做的最基本的事,就是让他们能和其他人一样,找工作不花钱。”曾经也做过普工的一米工作创始人兼CEO薛静丰说。一米工作上线两年来,坚持“无中介、不收费、最透明”三大原则,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喜爱,注册用户本月已经超过150万人,目前手握长三角5000多家大中型制造企业的招聘需求,安排进厂的用户达到10万人次,目前已经覆盖城市有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泰州、徐州、扬州、盐城、杭州、宁波、合肥、成都等13个城市。截止2015年9月,流水已到达3亿元人民币。有这样的市场规模与实际流水,不难想象一米工作对资本的吸引力。薛静丰介绍,一米工作稍后还将迎来更大资金额的B轮融资,将打造成互联网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城市设立线下服务中心,为普工应聘者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服务。
对制造企业:瞄准普工招聘痛点,深耕线下直接输送“人”
3亿的蓝领用户不可谓不是“蓝海”,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首要痛点的招聘服务,越来越受到互联网人和投资圈的关注。今年7月,“一米工作”获得上海观臻股权投资基金及其他个人投资人的3000万A轮投资。观臻基金认为,一米工作团队把握住了蓝领在线招聘的脉搏,未来的想象空间不可限量。业内人士分析,蓝领市场在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等三个领域在用户群体和招聘模式上差异巨大,招聘服务必须进一步细分。许多互联网创业团队进入这个市场后,盲目复制前程无忧模式,试图同时覆盖整个蓝领市场,实则方向模糊,顾此失彼,而一米工作则认准了制造业普工招聘这个垂直领域。在薛静丰和他的团队看来,用户需要、市场接受的模式才是好的模式。传统线下招聘渠道难以解决当前国内“用工荒”与“求职难”并存的现状,制造业需要这样一个更加接地气的普工在线招聘平台。
制造业用工规模大,员工流动性强,据统计,万人体量的制造型企业,每日进出员工普遍在百人以上,制造业批量招聘产生的巨大工作量让整个行业痛苦不堪。按照雇主拿到三份简历可以收获一个入职用户计算,大中型制造业招聘部门每天需要处理300乃至1000份简历,这还不包括电话预约、现场面试、组织培训、办理手续、安排宿舍等工作量,很少有企业愿意为此组织一个庞大的HR团队。用一个简单的说法:制造业需要的是“人”而不是“简历”!传统在线招聘行业只能提供简历,无法向用工企业批量供给用户,因此制造业宁可依赖陈旧的线下渠道,也不接受无法直接提供“人”的在线招聘网站。
“一米工作”创始人薛静丰在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耕耘多年,深刻地认识到了在线招聘在制造业水土不服的根源,因此“一米工作”一开始便定位自己为“专业优质的普工招聘平台”,采用深度服务模式,直接向企业提供面试用户。在线招聘常见的信息发布、面试邀约、人员组织等工作完全由平台来承担。这样的O2O模式貌似沉重,但是受到了用工企业的普遍欢迎,制造业企业集中、用工门槛低的特点,也非常有利于“一米工作”以此模式快速扩张。
对普工:“全套免费服务”构建竞争壁垒,从找工作到生活让普工形成依赖
深耕线下,为“一米工作”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完全免费的标准化全流程服务使得一米工作的服务质量远高于传统的中介渠道,尤其是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人生地不熟”的困境,在目标用户群体中积累了强大的口碑效应。
一米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互联网来求职,一米工作减少中间环节,加快求职速度——务工人员在中午12时前提交申请,最快当天下午1时就可以到单位面试,还有一米工作的专车接送。要知道,如此高规格的全套免费服务,对于以前找工作需要交钱,被塞进小面包去面试,可能还会被骗的普工来说,绝对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待遇。关键是,这一切还都是免费的。薛静丰分析称:“这样的全套免费服务会让普工们对我们形成依赖,当大家已经习惯了我们这样的免费好服务后,已经很难再回到从前,就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除了全套的免费服务,一米工作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突破传统普工招聘的局限,让这个行业变得更透明。务工人员下载APP求职,无需支付费用,还可以看“点评”。正如餐饮行业的APP里可以看到食客们对餐厅的点评,求职者也可以在一米工作上公开讨论自己的打工经历和求职经验,一些企业的信誉、好评度,一目了然。与此同时,对接互联网后,传统的招工延伸了服务,一米工作现在既帮助普工找工作,还提供后续的咨询服务。目前这一互联网产品的客服,还为打工者提供生活、工作上的咨询、甚至心理疏导和线下活动。也正因为此,本月19日,这家企业在无锡四个区域面向打工者举办中秋庆祝晚会,请来郁可唯、李行亮这样的明星,丰富这一群体的业余生活。现场看明星唱歌,这对于很多普工来说都是第一次,曾经难以想象的事,都因为一米工作变成现实。在一米工作上,还有一个叫“米村广场”的社区,非常火热,大家在里面发表自己任何想说的,就像一个任何人都可以看的微信朋友圈,这里正成为普工们新的网络交流的场所。
薛静丰说,“我们提供的全套免费服务,以及对用户提供的其他任何服务,就是我们构建的一个重要的竞争壁垒,这一壁垒随着时间的累积,会越来越难以被竞争对手攻克,直至完全无法攻克,这一天不会太远。”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