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是P2P网贷腾飞的一年,进入2015年,网贷行业大浪淘沙、去粗存精的态势已见端倪。在这个监管细则即将出台,行业面临大规模洗牌的敏感时期,针对核心企业周围的上下游企业做产业链金融的互联网投融资平台却异军突起,大有摩拳擦掌大显身手之势。由于产业链金融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性质,它也被贴上了普惠金融的标签,风头一时无二。
产业链金融成为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利器,随着第三方机构的介入,更是创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像光大银行“链式快贷”模式,针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推出的集在线融资与监控为一体的在线投融资服务,整合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银行、投资者、物流仓储服务商等产业链相关资源,根据各产业链的具体特点,创新产品模式,深度定制化提供贸易融资金融产品,在十年间保持了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融资的主导地位。
截止2012年,中国光大银行合作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达60家,合作代理商千余家,为终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提供贷款20万户,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600亿元,为合作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业务开展10年来,无一笔实质不良贷款产生,资产质量稳定。
产业链金融模式旨在通过合理的整合,在几方之间实现高效的互动和协同,从而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经济运转效率。但现实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核心企业往往会通过推迟对供应商的付款或加快向分销商转移库存,来降低自身财务压力。为了选择降低自身成本,纷纷选择了扩大账期,拖延欠款,而这类做法也形成对整个上下游的资金挤压。一个看似简单的成本转移,实际上是把上下游企业置于竞争的对立面,没有真正体现产业链成员之间利益共通的原则。
传统服务存在的空白与短板,促成市场有了一个新的大玩家——第三方P2P平台。如果以目前国内P2P平台的资产来源看,所有的借款需求无外乎来自线下小额贷款公司(自营或合作)、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等,其中的借款人质量、风控模型、风险点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均是传统民间借贷业务的线上化,而产业链金融,则为P2P平台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性与想象空间。
同时,由于第三方P2P平台担任信息中介的特质,并未增加中间环节,也为融资企业事实上降低了融资成本。由于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中间环节的减少,以及有核心企业承诺兑付,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可以低至10%,这也是P2P平台拥抱产业链金融背后的必然逻辑。
关于如何开发产业链金融,今年8月上线的汽车产业链平台汇钱庄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其模式受到了业内极其广泛的认可。汇钱庄董事长张家玉认为,在开发产业链金融时,对开发主体,无论是传统金融大鳄的银行或是新玩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对开发主体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链金融模式要求开发主体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深度挖掘所选择产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把业务做专、做深、做精、做细,开发专业化、能有效适应产业需求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是对开发主体的产品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主体要从客户需求出发,积极研发新产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为产业链提供优质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产业链上各类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避免出现行业整体风险。在行业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区域优势明显、受经济波动和通胀影响较小、经营周期相对稳定、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日常认知度高的行业,或产业链比较完备、行业秩序良好、与金融机构合作程度较高的行业进行开发。同时,对产业链成员企业也要不断优选。
四是建立产业链建设保障机制,确保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封闭运行。
产业链金融:普惠金融的代表性服务
2015-09-28 14:08:44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