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是精神之柱。天士力的强大说到本质上是强在用先进文化铸就的充满活力的精神之柱,这根支柱是一个以人为本、注入军魂基因、把传统文化转换为现代文化的天士力特色企业文化体系。
注入生命的文化景观
驱车驶出京津高速公路入天津市区处,展现眼前的便是一片占地千余亩、气势恢宏的“天士力大健康城”。
走进天士力,扑面而来的淡淡药香把你带入文化广场,山景蜿蜒与小河流水相依,草坪植被与音乐喷泉相偎,烘托着被定为“国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企业”的十大文化景观。
首入眼帘的是高达38米的“生命之光”塔。其直径35米的塔基是一幅世界版图,象征着天士力立业与崛起的深厚根基;塔身主体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古罗马的盖伦、阿拉伯的阿维森纳等世界医学泰斗和一位中华医药虚拟塑像分别面向东西南北而立,上列英国、欧洲、美国和中国四部药典名著,寓意天士力对严谨态度和科学理性的崇尚与坚守;塔身顶端是天士力标识,标志着天士力的“百年基业、百年品牌”如日中天。
接下来是一座高1.8米、长150米的大型石浮雕——“中华医药图”,这座汇集中医药历代士杰的艺术巨作,位于天士力产业园“天字门”、“力字门”的中间,构成“天士之力盈而久”的文化表征,她以讴歌中医药辉煌史的长篇画卷,记述了滥觞于远古、历经商周至明清的中医药史发展进程,刻画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神医圣手的千秋形象。这一“天人合一”形象化的奇特景观,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由文化广场延伸而去是一条宽8米、长180米用花岗岩铺就的“天士力明星大道”。这条大道镌刻了不断涌现的创业功勋、创新能手及各类标兵等员工明星的足迹和名字,将来还要给贡献卓越的功臣良将竖立塑像。这条大道印证着天士力打造百年企业、百年品牌和百年育人的坚实历程,成为集团上下共同的航行坐标和精神家园。
再顺延而去是一座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的“天士力大健康展览体验馆”,展览体验馆的外形如同一本打开而未读完的书,共分“追梦——大健康之根”、“筑梦——大健康之路”、“筑梦——大健康共享”和“圆梦——大健康家园”四个展区,借助沙盘模型、互动多媒体游戏、视频影片、动感影院等先进的声光影电技术,生动地展现了天士力从现代中药到大生物医药再到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之路。
在文化广场内,还有归心坛、药用生态植物园等景观,每一景观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一景观都是天士力领导班子和专业设计人员反复思考、几经修改而精心雕琢的产物,无不渗透着天士力的企业核心理念和文化构想。
天士力构建文化广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闫希军认为,这些投入是必要的、值得的。他说,环境造就人,这些会“说话”的建筑是对员工最好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氛围、抒发心志的创新环境,实际上是在为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独特的“三个人”文化
所谓“三个人”文化,即祖先文化、消费者文化和员工文化,这是天士力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培育员工与企业价值共同体的建设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天士力特色的人文文化体系。其内涵是:
“祖先文化”——追求继承与创新,求索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换。在这种转换中,闫希军总结的“‘通’之道”令人耳目一新。他认为,“通”是传统哲学所追求的基本信念,《易经·系辞下》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是传统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黄帝内经》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天地通万物和谐,天人通天人合一。在实践中,闫希军运用这些“通”哲理,把中医“衡法治则”转换为以平衡为核心的新健康理念,创立了“还原健康平衡学说”,成为天士力兴业大健康的理论基础。
“消费者文化”——追求诚信与服务,通过机制驱动,把这个“追求”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员工的每一项工作上。如,于2001年启动的“健康之星天士力行”活动,有全国31个省市的500多万中老年人报名参加,12800余人到“天士力大健康城”参观,天士力在提供优质健康产品的同时,传播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建立服务网络,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这一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列为“中国城镇居民健康教育工程”。
“员工文化”——追求责任与价值。责任与价值,责任是先导。闫希军说,员工只有对消费者、对企业、对社会、对家庭、对人格负责才谈得上个人价值。多年来,他们以此教育和引导员工用敬业创新的实际行动融入企业价值取向,在为消费者创造健康价值、为企业积累发展价值、为社会贡献公益价值的共同事业中实现自身发展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天士力建设的“三个人”文化有独到的机制作驱动,这个机制是他们持续开展的“寻根励志”活动。据介绍,天士力开展“寻根励志”活动始于2002年,每年组织一次,迄今己有13年。2011年清明节前夕,记者有幸随行了天士力组织的这项活动:闫希军带领天士力集团高管团队一行62人,向着高天厚土的陕甘大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文化寻根之旅,他们拜黄帝、祭周祖、谒岐伯、访延安、到南梁、下商洛,寻炎黄根弘扬民族精神,寻革命根发扬奋斗精神,寻中药根激扬创新精神,使人们身临其境受教育,增强传承创新、继往开来的信心与斗志。
闫希军说,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注重了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但缺失了人的思想教育,忽略了人本文化建设,我们开展“寻根励志”活动就是要补上这一课,这一课就是我们建设“三个人”文化的基础课。的确,天士力持续开展的“寻根励志”活动,已形成与“三个人”文化体系建设相配套的常效驱动机制。
“严管、宽待、厚爱”的员工管理
实践告诉人们,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是实施正确的人管理。
在人的管理上,很多企业通常采取刚性管理的模式,而天士力却不然。天士力集团常务副总裁张建忠认为,刚性管理十分必要,可以解决规范、效率和公平,但难以触及人的心灵。所以,天士力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注入人性化、多元化等柔性元素,实行“严管、宽待、厚爱”的工作方针。
———天士力脱胎于军队企业,承袭了重视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一直以来坚持对新员工实行军训制,培养严格的纪律观念和刻苦的拼搏意志;每年有策划地组织寻根励志活动;每周举行升国旗、司旗、唱国歌、司歌,每逢重大节日、活动举行公司训导,不断地向员工灌输“立业使命”;每月评选“员工明星”,逐年累绩,五年评定,十年授勋,把他们的名字和足迹镌刻在“天士力明星大道”上。此外,在党员中实施“党建旗帜工程”,促使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做优秀社会人、出色企业人、合格家庭人,用党组织的力量带动整个团队。
———天士力在企业内部设立党委信箱、总裁信箱、工会信箱、网络信箱,便于员工有选择地投诉,同时还鼓励员工通过内部媒体、文化长廊、员工网站抒发自己的呼声。集团每月召开工会主席与员工代表的对话会,让员工行使对企业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天士力每年编制培训计划并设专项资金,针对不同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强化培训、专业资质培训、学历学位培训等,对有贡献的优秀员工奖励出国考察培训。通过与国内外10多家高等学府建立合作关系,天士力先后有百余人经深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天士力投入巨资兴建了功能齐全的员工活动中心,组建了员工艺术团以及多种球类协会,每年举办“天士力家庭日”活动,把员工家属请进企业,每逢年节慰问驻外员工家属及病困员工,近几年,天士力拨出专款及组织捐款为百名病困员工提供救济已近百万元。
正是这一系列管理举措的贯彻实施,在天士力营造了一个“人友善、争一流”的和谐氛围,形成了天士力独特的人文价值和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动力。
▲ 天士力人始终保持创业的心态从辉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石 文 摄)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世璋 特约通讯员 孟 杰)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