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傍晚,从窗外飘来的桂花馨香充盈着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综合楼二楼会议厅。18时30分,该院学生记者站60余位新老小记者云集于此召开了迎新工作会。指导老师郑连春、陈瑛,现任站长余根红,副站长赖红羽、朱敏、汪鑫出席了会议。应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记者站首任站长、现任省内一主流媒体数据分析师马和平和上任副站长、现任省城某企业的网站负责人章火明。赖红羽主持了会议。
会上,余根红做了主题报告,王艺代表新记者作了表态发言,新任指导老师陈瑛初次与小记者见面并讲话,首任站长马和平与上任副站长章火明在会上回顾了在记者站的成长过程、畅谈了就业后的体会,文化建设办公室主任、指导老师郑连春做了总结讲话,新老小记者们先后在会上做了自我介绍。随后,新记者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站内各部室。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内容丰富,气氛融洽,紧凑有序。
余根红在报告中简要介绍了记者站的“前世今生”及其职能,归纳了上学年记者站主要成绩,指出了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对今后的工作安排具体布置;介绍了记者站有关管理制度;对新同学们提出了有关要求。他说:“承蒙院领导的大力扶持、指导老师的悉心教诲,记者站成立4年来,队伍不断壮大,成员素质逐年提高;大家一起努力,为宣传学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及时跟踪、挖掘了校园内各种重大新闻线索;创办了《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报》和《新月》,丰富了文建办网的“新闻在线”和“文艺园地”;撰写的新闻、文艺稿1500余篇,其中被校内媒体采用的600余篇,被人民网、中青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大江网、今视网、中国教育报、凤凰网、东方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刊用220多篇。尤其是上学年我们建立了内部考评机制、实施末位淘汰制以来,记者站管理越来越规范,小记者们的采写积极性空前高涨,投稿用稿数量大幅提升,不仅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小记者的专业素质,同时为学院知名度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能被记者站选中并代表新记者在这里发言感到十分荣幸!加入记者站后,我们将在老师的指导、学长的带领下,在优质完成学业的同时,努力学好各种新闻基本功。学贵坚持,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新记者王艺同学说。
接到指导老师的邀请后,为了参加此次会议,本来在单位上当晚要加夜班的马和平特地向上司告假,上任副站长章火明把每周可以休息一天的假期安排在当日,并且自行解决重回母校的交通问题,马和平坚持到会议结束时才去用晚餐,拳拳之心让小记者们十分感动。
在会上,章火明深有体会的说:“回到母校再次融入这个团队,我不由想起大一时加入记者站的场景,想起在记者站积极参与新闻采访、报刊的排版设计,视频新闻的摄制剪辑,想起由记者站组织开摄影、排版课…..在记者站这个温馨的平台收益匪浅。我始终相信‘在学校学到的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这句话。步入社会,不会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因此我们要趁着在校多学些东西,不要等到需要用时才去学。 为此,我衷心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选择,把握每一次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用百分百的努力,塑造百分百的完美。”
马和平深有感触地谈到,离开学校后很是怀念在学校记者站的日子。记者站创建之初只有7位成员,今天看到这么多富有朝气的新面孔,说明记者站越来越有吸引力,心里非常高兴。他说:“最近学开车时,师傅对我说‘要把每一次驾车练习,当成一次过关考试,下次遇到过关考试就会很容易’。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迪。在坐的各位小记者要把在校记者站每一次学习实践,当成未来的上司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去完成,这样,当你真的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驾轻就熟,很快进入角色,得到上司的赏识。”
郑连春在讲话中希望大家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不忘五个谨记。五种关系是:正确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记者站工作的关系,专业学习与业余爱好要统筹兼顾,不得顾此失彼;正确处理好记者站业务与其他爱好的关系,集中精力于新闻采写;正确处理团队成员与自身的关系,团结协作互帮互学;正确处理专注与分心的关系,丢弃各种杂念,一心向学。五个谨记即:谨记加入记者站的初衷,谨记“天才出自勤奋”,谨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谨记我们是未来的媒体人。
会议结束后,首任站长马和平、上任副站长在记者站办公室对10多位新记者手把手地进行视频剪辑现场教学,直至新手学会为止。由于下雨,指导老师驾车送离他们回住处时,已近灯火阑珊。(郑连春)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