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15日,全国创新创业教育高端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会上各大高校领导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为教育界人士讨论最热的话题。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独创“产业+专业”的“321”创业型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打造中国创新创业型示范大学的高职院校,在江西开创双创教育的先河。
从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来窥探“321”创业型办学模式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321”创业型办学模式与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核心内容不谋而合。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的“321”创业型办学模式的提出要远远先于《意见》的出台,这恰恰说明了学院创办人战略眼光的长远和学院教育理念的先进。
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321”办学模式,是指 “专业+产业”办学,即“学院=系部+公司”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这正是为了适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需要的一种新的探索。而“专业+产业”办学模式:就是3个“二合一”模式,即“系部与公司”(系部管理机构和公司管理机制)二合一、“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配置“双师型”师资)二合一、“职员与学生”(公司职员与顶岗实习学生)二合一,在办学的组织架构和教学过程中完成并实现“产业与专业”的高度融合,形成“授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资源配置最优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高等职业教育链,同时派生出“产品、研发、品质、营销、管理”的产业链;构建出“学业、职业、就业(创业)”三合一平台,将学生打造成高技能人才,成为就业标兵、创业能手,达到“毕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毕业和创业的零距离过渡”的办学效果,使学生毕业即有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与信心。
国务院出台的《意见》和 “321”办学模式都强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从中我们不难得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321”创业型办学模式四大优势全方位助力学子创新创业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321”办学模式拥有四大优势,可以全方位的帮助在校学子实现创新创业。
优势一: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学院全面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授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原则。对适用企业生产、管理、研发、销售等方面的课程体系(包括企业的培训内容)建立和实施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树立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在学生入学后的1-2年里,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来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优势二:将传统教室变为“教学工厂”。学院作为聚仁堂集团的下属单位依靠集团庞大的产业链与其下属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学院把公司变成了校内的实训实习基地,把传统教室格局改变成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授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的“教学工厂(或公司)”,从教室(实验室)到实训室再到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工厂”,看似形态上的转变,其实质是将传统的教学格局来了一个巨大的变革,使学生在校园内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氛围,彻底打破了学科型教育理念的束缚,提高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育人功能。
优势三:学生学习更重实践实训。学院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活动从课堂内理论知识抽象的讲授变成了岗位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示范和传授,学生学习活动由被动抽象听讲,变成了学生岗位上参与实操学习、思考、动手、领会,把教学评价标准从教师课本理论知识讲课质量变成学生学会做、学会干。
优势四:校企结合成就学生就业创业。学院在“321”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架构带来了专业(学业)和产业(就业、创业)高度融合,教师在“授业、学业、职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链中,在专业+产业二合一的基本框架下,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岗位融会贯通,职业能力和专项技能的熟练掌握,三年高职学习,学生具备了就业的技能,创业的本领、经验和信心。
“321”创业型办学模式的时代价值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21”办学模式给创新创业的学生明确了道路,是给学生人生选择的‘自助餐’里增添了一道菜,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弥补了培养人才的短板。因此“321”办学模式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有着非凡的时代价值。
以“321”办学模式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形成“需求、平台、服务、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大学与企业、知识与资本、创业与创新有机融合,创造了政府、大学、社会共同支持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新模式。“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共同营造。”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长罗先城指出,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将多部门的创业指导体系、创业孵化体系、项目支持体系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现有政策资源的作用,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联动局面。“321”办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从过去的“找饭碗”向“造饭碗”大跨步,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具备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则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关系到一个学校的长远发展,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脉。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秉着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321”办学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不仅相信,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321”办学模式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将作为一面旗帜指引着江西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我们还相信,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必将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