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道贵德兴易,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当代实力派堪舆大家访谈续(五)
近日,世界易学堪舆(风水)联合会主席,环境场效应理论创始人王来滨先生(太易尚人)又开山门,喜收数名新徒。
谈到此次收徒的缘由,先生说:中国易经乃世之瑰宝,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收徒是为了更好地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宗师,有责任有义务为有志于献身易学文化研究的后来者释疑解惑,铺轨引路,易学文化多一名研究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多一分传承的力量,任何文化都需要代代接力,薪火相传,为了实现这个宗旨,自己甘愿做学生们的人梯,助推他们进入环境场效应理论研究的更高层次。
小编问到新学生的具体情况,先生不无欣喜地说:在新收的三名学生中,有一名女中医,叫刘晓艳,三十三岁,是颇有名气的针灸高手,她的理想是在她的针灸专业中尝试易医结合。须知易医不分家,对这个学生的培养愿景是,既精通中医针灸,又能较深的掌握易学有关学科,在针灸专业领域有所创新,准备带领她开展若干课题研究。另一名女学生叫李佳,三十岁,是某国际家居品牌软装设计师,也是业界颇有名气的软装设计高手,她谈到,许多高层次的软装设计委托者都很重视设计中是否有易经风水的理念和内涵,这使她下决心要学好易经,对这个学生的培养愿景是,在软装设计和易学的结合点上有所创新,成为国内顶尖的软装设计名师。第三名是男学生,叫徐胜利,四十一岁,是某乡镇的农业办公室和旅游办公室主任,是农业专家,酷爱易经,自学多年,他认为,不懂易经,不了解天人合一的大道理,搞不好农业,也搞不好家乡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更无从谈起。对这个学生的培养愿景是,用易学文化整合他的知识结构,使之在旅游和农业工作中有所创新,成为一名特殊人才。这三名学生都很年轻,定会学有所成,造福社会。
当小编问起对学生有何师训时,先生说:“自己一向主张研易习易必须道德在先,多年前就提出了《易学三论》,即:遵道,贵德,兴易。也就是说,易以载道,易学不止是学术,是有道为统,有德为宗的,道在先,德继之,最后才是术。
道为人间正道,深论之,宋代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易经之道。
也是万业之道。在当前谈易以载道,载什么道?载振兴中华之道,实现中国梦之道!
德为真善美之修养,天地浩然正气之凝聚。研易习易之人,要修身正意,仁义在心,正气在胸,用所知所能济世助人,抑恶扬善,增加社会正能量。在当前谈贵德,何德为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先。
有道德规范在先,方有易学易术兴旺发展在后,此为不移之理。以上道理可以用孔子所言概括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才是真正的兴易。
这个道理并不限于易学领域,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集体,到民族,到国家,遵道,贵德,兴业,其理一也,岂有他哉!如果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从上到下,有更多的人能够这样去修养,去做事,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美好。我将带领学生们朝着这个方向不懈的努力。这就是我给予新学生的师训。同时借此机会,不揣冒昧,诚挚地向全国易学学术同仁提出‘遵道,贵德,兴易’的倡议,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愿大家都来为实现中国梦尽一己棉薄之力。”
对先生的“易学三论,易以载道”论点以及倡议,记者深为赞同。常言道:名师出高徒,祝愿他们在遵道,贵德,兴易的奋斗中攀登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