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录过别人》节选,跟随赵兮雪的文字走进别人的世界

2015-09-21 12:13:54来源:纵横财经网

有人说文字是用来记录生活的,有人说文字是用来反映生活的,而我却觉得,文字是因为爱上了生活,正如我爱上了文字一样。

这里下着雨,嘈杂的电视声音夹杂着室友熟睡的喘息声,这里是北京,我是个打字的人。

盯着咖啡罐上红白相映的文字与图案,我的牙龈一阵酸疼。

伴随着电视综艺节目诸多的吵闹声,我并不很轻易地敲打下了这些字。

雨越下越大,我越来越平静。

人为了什么活着,在我的意识中现在承受生活最重要,我尚不能将金钱置之度外,但我至少能不那么痴迷于成功的摸样。

不专业心理咨询师曾经常被反馈来的评价感动的七荤八素。正因为道理是道理,懂不懂都在那里。人之常情如此,我也如此。很想告诉你的有关我的过去亦别人的曾经。告诉你时间会熬成一句感人肺腑的话:“太过急于洞悉人情事故导致错误的判断所得到的一切后果都是活该。”

若干年前发生在你和某个人身上的故事,兜兜转转到头来相似的事或许会发生在身边人乃至陌生人身上。你们即使能面对面坐在一起,也只能说些无关痛痒的废话。那些真正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坚忍,那些长夜痛哭的寂寞和孤独 还有那些今生再也没法弥补的遗憾。自己经历过的所有悲伤的事,都不希望别人再次去经历。包括我道听途说的故事,我也希望你们曾和我一起听说。

雨停了,我却有一点烦躁了。

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 ,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却有耐心听人说“那个夏天”、“那年”、“那天”,我追寻着你们的步迹,急切的、焦虑的、悲伤的、像要在夏天完结一生的蝉,聒噪而碧绿的聆听着。因为我一直相信我愿意写的,总会有人愿意读。

对于常人来讲前言都是些满篇废话的拼接,准备开始了,也准备好接受你们的犀利洗礼。

他是比她大一届的同校师哥,大三辍学出来创业,她毕业后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要到国外发展。他给了她两个信封:“如果决定离开,就拆开第一个信封,如果留下,就拆开第二个信封。”她带走两个信封,最终还是走了,打开第一个,是一张机票。飞机上,她好奇的打开第二个信封,泪水夺眶,里面是两张机票和一张纸条:你若为我留下,我也愿随你去远方。

论常理听到这个故事的人不出意外都会替这个姑娘惋惜。替她幻想着如果选择了留下拆开第二封信那么她和他的故事可以继续美好延续,却并没有想到凡是过于美好事物的基础是后面还有“但是”二字。

倘若男孩真的抛下一切随她去了,先放下家庭事业暂且不谈。她刚到国外要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及事业,他的一切也要重新经营。两人之间无可厚非会有争吵,虽说一定程度上来讲情侣之间的争吵会是情感升华的添加剂,但是现在所在的情景是身处异国他乡、朋友圈子还尚未扩充、一切重新开始的前提下,还要去发展事业。人在陌生的环境下会对生活抱有很多的负面情绪,当这些负面情绪转化成两个人争执的利器时情况将会一发不可收拾的逆转。两个人固然有爱,男方认为为女方付出了一切甚至未来,女方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甚至心中萌生“又不是我逼你来的”等种种想法。当然,爱情里你在乎谁,你说了算。但是谁在乎你,你说了不算,时间和细节说了算。

爱情里美好的遗憾会让你不会有那种看他离你越来越远却一点也不想再伸手的感觉。留下遗憾是美好的,如果“遗憾”不是“遗憾”了,也就不会让人有憧憬去幻想了。现在再重新去看这个故事,还感人吗?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