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最新消息,记者从滴滴内部获悉,滴滴快的集团发内部通知,滴滴全线业务收缩,原定的所有补贴将全线下调或终止,尤其新上线不久的滴滴代驾等边缘业务补贴将终止。
滴滴代驾内部人士透露:滴滴总部为了降低订单补贴成本,所有活动代金券金额统一下调,每个城市代金券的金额为10元或者15元的一种。同时,首单0元活动下线,改为新用户送10元或者5元券。跟此前100元甚至更高的补贴相比基本等于取消状态。
据悉,此通知并非空穴来风。9月7日,Uber宣布目前已有12亿美元融资到账。参与此次融资的基本都是中国的投资者,除了百度外,还包括中国的“国字号”投资方。此轮融资后,Uber中国的估值将超过80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专车、快车是滴滴的主战场,而在与uber、神州专车的竞争中滴滴并没有太多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也没有拉开太多差距,在神州专车、uber均表示有大笔新的融资的情况下,滴滴必然要集中资金备战核心业务,因此类似代驾等非核心业务,势必被冷落。
也有好事者为滴滴算了一笔账,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滴滴已经在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等领域烧掉了近70亿人民币。无论是在市场推广、发劵大战还是城市拓展,滴滴业务团队给外界的感觉是在发钱方面基本上没有任何节制,竞争对手10万能够做成的事情,滴滴基本上会使用30-40万的费用。业内人士也指出,之前烧钱无度,在核心业务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有些乱了阵脚。
业务类型 |
上线时间 |
预估投入 |
竞争进展 |
专车 |
2014年年底 |
30亿 |
Uber、神州专车难分伯仲 |
快车 |
2015年5月 |
20亿 |
uber后劲很猛 |
顺风车 |
2015年6月 |
12亿 |
滴答拼车两强并存 |
代驾 |
2015年7月 |
5亿 |
e代驾依然市场老大 |
合计 |
|
67亿 |
|
笔者也对滴滴内部业务进行一个内部重要程度的先后排名:专车、快车、顺风车、出租车、代驾。代驾业务在滴滴内部重视程度最低,因此滴滴代驾的用户也最不受滴滴重视。这也再次印证了为何专车告急,代驾业务最新受到牵连的原因。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