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卢安医院:不开刀 不化疗 不放疗 把癌症关进笼子
中国网文化中国讯(记者 文 笑) 夏秋之交,成都平原生机勃勃。记者在四川省盐亭县三岔乡小庄村五社采访。74岁的何思义老人,面对记者的摄像机镜头,笑盈盈的聊起他三年前患食道癌起死回生的经历,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看到老人如今的精神面貌,的确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他是从死亡线上回来的!
他说,三年前,感到胸肋部疼痛不适,儿女们把他从县里的医院送到省里几大家医院检查,确诊为食道癌。通过包括放、化疗、食道安放支架等的一系列治疗,几个月水米难咽,最后是骨瘦如柴,皮包骨头,体重剩下六七十斤,家属只好要求医院把支架取掉,医生也建议他回家“疗养”。 他的儿女们深知,所谓“疗养”,无异于就是回农村老家“等死”罢了。
我们经常听说癌症不是病死的是吓死的。治疗时间长了,何思义终于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已无力回天。气息奄奄地对子女们说:“不医了,把我弄回去吧,家里面棺材,寿衣都是制好了的”。
在这期间,他的子女们听从了北京卢安医院任卫国院长的治疗建议,一个多月时间,奇迹般地没有了疼痛。何思义高兴地比划着说:“我现在一日三餐每饨要吃两小碗饭,一碗汤,体重增加到一百多斤。还可以做些轻微的劳动。”说到高兴处,他邀我们到庭院看他亲手栽的花草,种的黄瓜。他连声说,感谢北京卢安医院任卫国院长啊,我好想当面谢谢他!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世界上所有医疗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临床医学专家,生物学家等),目前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方向和目标“最大限度地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极大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表述,我们和老人谈起这个意思,要他注意修养,按时服药。他却非常自信的说:“我到原来的医院复查过了,都说癌胞块没有了,也没见转移,我现在吃得饭做得事,这就是好了”。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在我们告辞之际,何思义老人家悄悄地问我任院长的药贵不贵,我没有正面回答他。
从那天之后,我两次采访任院长得到的回复意思是,北京卢安医院治疗癌症的费用,没有人们想象的、普通百姓患者无力承受的那么昂贵。这也算是对何思义老人家的一个交代吧。
今年四月的一天,记者在重庆北部新区,亲自见证了得益于任院长他们的中医靶向治疗的一位癌症患者。来自四川成都54岁的董女士“凤凰涅槃,欲火重生”般的喜悦。2009年,54岁的董女士患病卧床不起。经多家权威医院诊断为“绝症”。全家人顿时如五雷轰顶陷入绝望之中。多方求医无果,经人介绍,接受了中医靶向技术的治疗。短短两个月,董女士奇迹般地站立了起来。如今,工作、生活一切如常。当着百多人的面,她播放了丈夫用手机拍的她唱歌跳舞的视频,令在场的人们十分惊叹。董女士感激得满含热泪地说:“衷心感谢任院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们全家人的幸福!”
此前,一位80岁的老太太糖尿病并发症,卧床不起,下肢溃烂,双眼近乎失明,几近“卧以待毙”。重庆几家大医院医生建议截肢。也是受益于该治疗技术,让老太太现在起居如常,每天还要出门玩玩小麻将。
其实,人的衰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既然衰老病死是一种规律,那么,形成这一规律的本质,一定是有因可寻的生物学现象。只要弄清楚这一规律的本质,就能按这一规律找到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康营中路的北京卢安医院,是经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一所综合性医院。医院崇尚“医者仁术,关爱生命”,致力于建设国际化肿瘤特色专科医院。拥有一支70多人的医术精湛、协作良好的专家团队。该医院的中医消瘤技术及腔内溶癌技术,超越了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是一种不开刀 不化疗,不放疗的崭新的抗癌方法。
疗效靠事实佐证。众多从死亡线上回来的患者,就是疗效最好的证明。
主任医师、72岁的陈先生,上海市崇明人民医院原院长。2014年10月经确诊患肝细胞肝癌,经冰火靶向消瘤技术治疗三个月后,如今食欲、体力、睡眠、精神状态一切正常,压根不像是一个癌症患者;四川成都70岁的高女士,2011年6月被确诊为食管中段癌,行手术切除两个月后,切缘复发,经人推荐使用靶向消瘤治疗,一周后效果明显。现在已经三年多,生活自理,一切如常,还能参加体力劳动,复查无转移及复发。
就在记者搁笔之际,北京卢安医院又传来喜讯:重庆一个肝癌晚期患者、人民警察孙先生,通过一个月精心治疗,精神焕发地踏上了回家继续康复的路;内蒙古的肝癌晚期患者李岩松,通过在北京卢安医院21天精心治疗和照顾,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家人满怀喜悦的心情,在千恩万谢之后携患者踏上回家之路……。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国著名肿瘤专家任卫国以他40多年临床医学的经验,超过上万例癌症治疗案例认为,癌症其实就是慢性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他说,我们现在就是要运用现代生物医疗技术,“不开刀、不化疗、不放疗、 把癌症关进笼子”,造福全人类。
(责任编辑:唐凯丽)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