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个人来说,德为立身之本,俭为养德之道。勤俭节约可以降低人的物质欲望,减少外物的刺激需求,通过清心寡欲来修身养性,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而奢靡享乐则是欲望膨胀的开始,是走向腐化堕落的第一步。一旦迈开这一步,就会利欲熏心,最后欲壑难填而自取灭亡。(人民日报)
所谓“官德”,指当官者的道德、品行、品质,也可以说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特殊的职业道德,甚或就是“权力运用”行业的“行业道德”。这是衡量一个当官者的优劣、好坏,思想道德水准高低一条重要标准,也是“当官”的最基本前提。
常修官德,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维护纯洁在加强执政能力上的具体体现,是一名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领导干部官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为官一任,常修为政之德,必然能够造福于民;常做违德之举,必然招致危亡之祸。
官员要具备良好的“官德”,必须要有正确而理性的观念。一是要有服务观念,服务大众是官员的天职,丝毫不能懈怠,必须时刻牢记宗旨,将自己融入普通大众之中,为民解难事、为民谋福祉,赢得群众的支持。二是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念,不为名熏心,不为利伸手,不为色失节,始终保持平常心,淡泊名利,一心干好本职事务,其他自由时间去评说。三是要有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多少事实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如不能抗拒腐败,终将引火自焚”。 (文\王宇)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