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的缺口,往往从小事、小节打开,从小节不保到大节丧失,是一些党员干部走向腐败的普遍规律。“蚁穴不察、必崩大堤,小贿不拒、定成大贪”,链条最容易在薄弱环节上断裂。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就会滑入罪恶的深渊。(人民日报)
以小见大,就要从小处着手。小处着手体现的是切入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不同的领导干部表现出不同的工作方法,不同的工作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工作作风。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反映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是具体的、细节的东西。如果我们仅仅是停留在认识的高度,仅限于只动口不动手,而不去或是不愿意从“小的地方”去加以改进,不仅不能使一些不好的作风得到根本改变,而且还会使不良风气蔓延。
现实社会当中,无论是正、反面的典型,给我的启示无一不是从小处着手开始的,其变化无一不是从量变发展到最后的质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小处着手的正面写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则是反面典型的生动再现,如果不加以注意和改进,结果就很可能造成害人害己。这些都是“小处着手”的具体表现,所以说在认识到位的基础上,应该善于从小处着手,从微观处着手,以小见大,不断修正自己,防微材渐,以彻底改变不良作风,实现领导干部作风上根本好转。可见小处着手的重要性。
作风建设要紧盯具体问题不放松。“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央铁腕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上到省部级、下到一般同志的一大批违法违纪人员。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必须从小处着眼,从脚下抓起,从影响党风政风的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具体人抓起,严格执行中央各项禁令,形成“四风扫除、一心为民、低调务实、清正廉政”的良好局面。(文\王宇)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