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领导干部为人做官要恪守道德底线

2015-08-31 13:36:42来源:

孟子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生而为人,当有最基本的良心,恪守最基本的良知,否则就会突破做人的底线。做事先做人,做人讲良心,是我们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我们常讲做人行事,要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其实质就是要无愧于良心。(人民日报)

毛主席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喻为“土地”,说只要把“种子”播在“土地”上,就能在人民中“生根、开花、结果”。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除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时时、处处想到群众的衣食住行。给老百姓干好事、办实事;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替老百姓谋利益。因此,百姓从心眼里信任我们的党,拥护、支持党的事业。我们党就是靠这种与群众的“鱼水”之情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建立了新中国。

然而时下,有少数党员干部却淡化或忘记了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缺少一颗“爱民之心”。如有的干部工作若干年,群众却不识庐山真面目,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干群形同陌路;还有的干部把帮助群众不当成是工作职责需要,而是一种“恩赐”,一种“给予”,群众要想得到这种服务,就应该“千恩万谢”,甚至就应该拿钱购买。更有的干部占国家的便宜,贪群众的利益,而积累自己的财富,破坏了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群众不买账,法律不允许,党纪不能容,最终走上了审判台,教训极其深刻。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以民心为镜、以民意为尺、以民情为秤,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上想问题、办事情。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问题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要多方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不听“恭维话”,多听“真心话”。要做到察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连民心,感情在一线融合。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党员领导干部为老百姓多送一份温暖,老百姓对党员领导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党员领导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执政为民,最终要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和老百姓的实惠上。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以实干促发展,以实效聚民心。(文\王宇)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