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领导干部要补齐“四化同步”短板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2015-08-31 11:10:07来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他提醒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他还强调:“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新华网)

黄河水、黄土地、黄皮肤,厚重的赭黄曾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的文明底色。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不仅维系着民族的生存,更根植着祖国的文化和梦想。而目前,许多的大学生背井离乡、浪迹天涯。摆脱农民身份,在外安家成了他们的梦想,家园似乎成为枷锁,农民的名分成为了羞辱。

曾经饱含希望的土地不在芬芳,农民成为了人们口中所谓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民观念根深蒂固、农业经营的原始化、农业的基础设施的薄弱、农业科技的落后、农产品的长期低价等问题。这困局,怎么破?

首先,农民自身观念要改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不仅是总书记的一份要求,更是一份期许。让农民成为让农民成为受人尊重和羡慕的职业,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在人口集中地播放广播的方式来加强宣传,改变农民根深蒂固的观念。同时,高中老师在学生填报志愿时,给予一定的正确引导,对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进行一定的宣传。大学也可以开展适当的选修课,鼓励农学院学生建立相关的协会,让更多学生了解到新型农业、新型农民。打破我们对农民那种狭隘的视野、僵化的思路、贫穷生活的刻板印象。如同低下的岩浆,刻板的印象之下,其实是众多农民不甘命运的执着。改变他们的想法,让农业成为他们人生价值的体现,让农民成为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

其次,农业产业化政策要跟进。农业经营的原始化、农业的基础设施的薄弱、农业科技的落后、农产品的长期低价等问题。政府要通过富裕农民、扶持农民,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投身农业。同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完善农业支持政策,提高农业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民有自豪感。

最后,政府应该培养引进技术型人才。通过开展培训班等方式,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的农民。让更多的新型农民抓住新文明的新机会。在生态文明的大旗下,在新农业的田野里,发家致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文/周漫妮)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