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领导干部要在从严治党中牢树群众观念

2015-08-31 09:14:16来源:

“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一年前,十八大对执政党自身的作风建设吹响号角。(人民日报)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贯彻好、落实好“从严治党”这一法宝。

坚持从严治党,务必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孟子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意识,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战胜困难、走向胜利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但一些地方个别领导干部存在着宗旨意识淡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一是当“传声筒”,对上级的文件、指示、会议照抄、照搬、照套、照传了事,至于如何结合单位实际贯彻落实、考核、兑现则很少考虑;二是“踢皮球”,遇事推诿扯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个别领导干部把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完全可以解决好的问题推给别人,从而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久拖不决;三是唱“明日歌”,缺乏只争朝夕的精神,工作拖拉松垮,今天能干的事情拖到明天,一天能办的事情延缓几天;四是做“口号派”,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会上讲得多,要求多,口号多,会下干实事少;五是任“研究员”,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和单位出现的问题,不是立足于处理;六是做“圆滑派”,处事圆滑,有利的事就干,讨好人的事就办,得罪人的事就推,难办的事就让。要纠正这种倾向,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对群众要有真情实意,以真情换真心,以真情换实情,打通干群之间的“心理墙”、保持“零距离”。对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要及时掌握、了然于胸,把领导干部为民的决心变成群众求幸福的信心,把为民的思路变成群众的致富之路,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办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办雪中送炭的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干部是真正的公仆。

坚持从严治党,务必要倡导务实工作作风。古人讲:“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和事业成败。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灵魂,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但令人遗憾的是,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在现实中时有发生。有的干部整天忙忙碌碌,关心的多是如何使部门或个人利益最大化,群众的安危冷暖并不是他们的兴奋点;有的也“深入”基层,但往往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身入”,并非“心入”,能否取到真经,让人怀疑;有的对工作也“高度负责”,但往往是为了所谓政绩和形象,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也很讲规则,但对“显规则”是想着法子绕着走,对“潜规则”则彼此心照不宣,高度默契。诸如此类的问题充分表明,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所以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这些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必须落实到具体实际工作中。而要将民生工程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必须靠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担其责来,要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突出问题,真正给党员干部“洗洗澡、治治病”。在地方经济发展、民生工程建设上,必须顺应群众期待、期盼,必须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高兴不高兴、幸福不幸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败的试金石和晴雨表。真正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从严治党,务必要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古语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千方百计把群众的事情做细做实。要大力弘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接接地气,搞清群众最困难的事情,摸准确群众最想办的事情,把群众的心声呼声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要多谋民生之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精力更多地向民生改善方面倾注,把财力更多地向民生领域投放,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基层一线、向落后地区倾斜,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造福,让老百姓的生活充满阳光、尊严、幸福和希望。要多解民生之忧。要紧紧围绕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千家万户想办、一家一户难办、困难群众急办、党委政府能办的事情入手,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一件一件地办,一项一项地落实,真正把“炭”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为政清廉、秉公用权,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赢得民心,才能确保我们的党和国家永葆生机活力。(文\屈辉)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