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长,也愿意为其高品质付出较高的成本,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较大。加上涉足现代农业能够享受的政策优惠,同时农业属性有利于其分散自身行业经营风险,拓展新的盈利点。当下微小企业纷纷浓农热原因有四。
食品危机激活了有钱人的刚需
从氟化茶、铝馒头、硫银耳、三鹿粉、甲醇酒、硫磺椒、毒米线、避孕鳝、雄鸡精、健美猪……中国的食品危机案例恐怕可以编部字典。由食品危机引发的社会性心理恐慌,让人们意识到造假的成本太低,也对绿色健康食品的市场需求增大。有钱人不怕得病,但怕死,中国的食品虽说没有传言中的不安全,但吃不好也会出问题。因为某些职能部门从开始就放了烟雾弹。
中国农业信息化程度低,可优化空间高
这些科技界大佬都有信息技术应用化的优势。IT与互联网的行业是水平分工明确,但在中国农业中并没有得到体现。反而是农业上下游割裂,种植(养殖)技术、信息化管理落后,价值分配不均,从产品端到服务端,整个生态系统无法标准化。
而在农业信息化发达的美国,农场主利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逐步实现精确化、集约化、信息化控制农业生产,可根据田间因素的变化,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现在大数据也灵活运用在农业中。
褚橙:红塔集团前董事长褚时健的二次创业项目,也叫励志橙。2002年,74岁的褚时健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2012年11月,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
柳桃:联想前董事长柳传志近年来致力于进军农业板块,继去年5月首推蓝莓后,11月12日又推出了“金艳果”猕猴桃,又称良心果。同时,联想还推出了“褚橙柳桃”的组合包装。
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不高
这正是褚橙火爆的原因之一—为产品讲个好故事,赋以丰富的品牌内涵。“褚橙”的品种是云南冰糖橙。在2008年前该品种在云南的收购价只是几毛钱一斤,在杭州地区的售价约2.5元一斤,销量很平淡。但现在“储橙”价格是每斤12.8元(散卖价),而普通的赣南脐橙售价2.8元/斤,进口的新奇士橙也不到10元/斤,差别甚大。
农产品投资周期过长,资金过高,且中间容易受到气候、季节性农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现在很多瓜农果农受伤求助媒体、微博等进行倾销。然而打响了品牌知名度,等于是让预先为这些灾害损失上保险。
产品品牌化、加上渠道品牌化,更容易让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产生信赖。
投资密集、政策红利
农业显然已经成了大小企业争先进入的一个新领域,加上政府连年出台的政策支持,农业投资变得炙手可热。
政策释放出的信号,让投资者们看到了农业“红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农业投资额为6792.38亿元;2012年中国农业投资额为9004.26亿元;2013年截至11月中国农业投资额为10642亿元。很多先行者都把果品作为进军农业的第一站,并迅速获得成功。褚橙是85岁的前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历时十年种出的橙子,褚橙的热销不仅意味着褚时健人生的转机,也让众多投资者对新农业的前景充满了期待进入2013年以来,农业领域新披露的风险投资案例也层出不穷。
另外,政策方面也给予一定利好,特别是对土地确权流转,适合规模化经营有指导性意见,并在政策补贴上给予现代农业一定倾斜。
(作者:张立星 当代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某省报挂职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