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金融行业被首次提及,它像一阵春风一样,吹开了新金融迈向资本市场的大门。8月5日,中申网发布《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融资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上发生的投融资案例一共116起,获得融资的企业数为108家,融资金额约为19.39亿美元。
网贷类企业融资数量独占鳌头
《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获得投资最多的企业类型分别为网贷类、金融服务类、互联网理财类、支付类,分别为68、17、12、10家。
纵观2015年上半年的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P2P仍受追捧,但随着行业竞争激化,P2P网贷行业细分趋势不断加强,风投开始将目光聚集在专业细分的垂直平台,众多垂直系P2P网贷平台获得投资。消费金融因受政策鼓励,或成互联网金融新蓝海,尤其是校园消费金融已经成为热点。上半年的牛市让互联网股票配资平台受追捧,量化股票分析预测等创新项目开始出现。众筹领域商品众筹日趋暗淡,股权众筹后劲不足。互联网保险、社交金融、大数据征信、金融安全等领域则开始崭露头角,市场潜力巨大。
更多平台正寻求融资突围
而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跟进,融资也成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积极寻求的突围之路。在央行、证监会相继发布互联网金融相关监管办法之后,市场对于P2P网贷细则的发布预期也更加强烈。据接近监管层知情人士向网易财经透露,P2P监管细则有望在近两月下发,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是P2P平台的实缴资本必须在5000万人民币以上。
5000万的实缴资本规定大大提高了网贷行业的门槛,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现有平台是不符合要求的,“这些平台要么需要增加注册资本,要么需要再进行融资。”
能够得到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多数有自己独特的特色以及发展优势,体现出超出现有阶段的投资价值以及能够创造出金融服务更多价值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才会最终得到融资方的青睐。乐金所一直在金融服务创新和理念创新两个方面不断追求,于8日成立了首家互联网金融线下用户体验中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为其未来接受融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