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家中的小儿子,个子不高,特别聪明伶俐,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现在我们仍旧能想起,小清下班回家时叫爸爸妈妈的场景。”说到这里,章桂根夫妇俩双双落泪。
章桂根嘴里的“小清”叫章志清。1990年,他为了抢救部队器材,不幸被卷入洪水之中,牺牲时19岁,入伍仅一年多。
如今,章志清离开已经25年,烈士父母近况如何?生活是否困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章志清的老家湖州长兴县白岘乡和岕口村。提及这几年的生活,78岁的章桂根充满谢意。
这20多年来,夫妇俩从未就生活问题向政府提过要求,但他们一直被记挂着。“儿子牺牲后,政府一直照顾着我们。最初我和老伴每人每月领取40元抚恤金,到现在每人每月领取2525元。”章桂根说,政府还会定期送生活用品来。逢年过节相关领导都会来慰问。
他们唯一一次向县民政局提出申请,是关于章志清的墓碑。墓碑最先用的是麻石,风吹雨淋导致字迹模糊。章桂根向民政局反映后没多久,新的花岗岩墓碑就立起来了。
“县里几乎每年都会举办纪念烈士活动,纪念像我弟弟一样的烈士。每年清明,弟弟的战友都会来扫墓,这个社会没有忘记我弟弟。” 章志清的三哥章志敏说。
2013年,章桂根提出要去拥军,得到了全家的支持。本着“就地就近”的拥军原则,他想到了驻扎在附近梧桐山上雷达站里的53名官兵。
当得知站里存放蔬菜的冰柜坏了时,章桂根毫不犹豫地掏出2500元钱买了一台冰柜,连同一些食物和两只猪腿,与家人一起送到了雷达站。
此后,每年建军节前夕,章桂根都会和家人去雷达站慰问,而每一年送去的物品都不一样。
“看到那些年轻的战士,就好像看到我家志清一样。”章桂根感慨地说。
英雄简介:章志清,1971年生,1989年3月入伍,成为解放军32442部队85加农炮连的士兵。1990年9月9日下午,章志清及战友们外出执行任务时,突遇山洪暴发,章志清为救器材被卷入急流漩涡,英勇牺牲。后被部队追认为革命烈士,追记二等功。(作者:罗瑞斌)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