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西宁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成果
这是一组看似简单的数字,彰显的却是青海省西宁市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时,沉下去做事,站起来担责的务实之果。
10个“百分百”。 即军地结对共建覆盖率100%,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100%,驻宁军警部队支持地方“四城同创”参与率100%,军转干部安置率100%,随调、随迁军转干部家属安置率100%,科技拥军普及率100%,各类优抚安置资金及时按标准兑付率100%,军队退休军官和无军籍职工接收安置率100%,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标准兑付率100%,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率均达到100%。
西宁用务实之举书写的这份创城“考卷”,是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军地融合式发展要求,创新创城工作思路,拓展创城工作领域,丰富创城工作内涵,把共创双拥模范城作为城市品牌来打造,作为一项崇高事业来推进,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来培育,作为一种自觉行动来践行的结果。
领导敢担当,行责有统揽
近几年来,西宁市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进程中,不断推出一些务实之举。大力开展“七个一”行动: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军事日”体验观摩活动、一次为“退役老兵送行”活动、一次入伍新兵参观市容市貌活动、一次征兵宣传月活动、一次军民联欢活动、一次走访慰问部队活动、一次征求意见活动。广泛开展了进军营、进企业、进学校、进村镇、进街道、进社区、进寺院、进家庭的“八进”活动,培育出以西宁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的民兵应急分队、城西区火西村的军民活动中心、城中区南山路小学的少年军校、大通县小石山社区的“微心愿”、塔尔寺和东关清真大寺为样板的一大批双拥模范点和共建示范点。全市100多个“妈妈拥军”服务队、巾帼拥军服务小分队,常年进军营开展拥军服务;各乡镇和城市社区建立了以“创新领导机制、创新服务机制、创新共建机制”为基础,以宣传拥军优属政策、构建治安联防网络、建设环境优美、关爱孤残鳏寡群体等为方式的“3+N”双拥工作格局,形成了军、警、民、寺共建共育、互动互联,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双拥活动新模式。
这些活动能保持常态化开展,得益于西宁市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中领导敢担当,行责有统揽,军地双方全面落实“12345”双拥工作领导责任制的结果。“1”是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2”是建立健全“两级”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市、区(县)两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成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双拥工作编制、人员和经费;“3”是各级各届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军政座谈会,研究双拥工作思路、共商共建大计、破解工作难题;“4”是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5”是推进双拥工作机制措施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履行职责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创新创绩到位。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