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君,常州武警一期士官,5年的消防生涯,让他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穿着橙色救援服,他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抢险救援的一线,把安全和希望带给每一位受助群众。
用跑步驱赶寒意
6月27日上午,丽华中学工地围墙倒塌,两名工人被困水中,这是本轮抗洪抢险中,消防中队接到的第一起警情。处置完毕不足一小时,中午11点,中队再赶到芳渚村增援转移居民,忙到晚上8点归队后,不到三小时,又出发处置了一起火情。在连轴转了21个小时后,28日早晨7点,中队又来到常州经济开发区梅港村委七一村,协助转移被困居民。
“雨不停,我们就歇不了。从6月27日到29日,我可能就睡了5小时不到。”连续两天的不间断救援,睡眠不足的李勇君,在淅沥寒冷的雨中打起了寒颤。怕自己感冒,李勇君一有机会,就会脱掉湿透了的救援服,在消防车停靠的堤岸边小跑起来,靠不停的运动为身体驱赶寒意。
即使这样,李勇君还是发起了低烧。不过每次警铃一响,他依然是冲在最前头的那一个。他说,每次回到中队,脱下湿透了的救援服,洗上个热水澡,那是真舒服!虽然这种舒服可能就一会儿功夫,但我一想到这几天和兄弟们一起扛下的这些辛苦,心里觉得很满足。
最艰难的一次下楼
在6月27日下午驰援芳渚村的救援中,遇到一名淌水而来的妇女,“消防员,赶紧去救救我家老爷子!”原来她家所在区域,水已经没到了脖子,她家有一位90多岁的中风老人,瘫痪在家无法送出去,情况十分危险。李勇君和战友们立即准备好担架、绳索等工具赶赴现场。
一见到消防战士,在暴雨中久久等待的老人情绪激动,一把抓住了站在最前面的李勇君的手,颤抖着似乎要表达些什么,嘴唇蠕动着却说不出什么。李勇君这个85后,一边安抚着老人,一边细心地将老人的枕头铺在担架上,小心地托着老人的头,和战友一起将他抬上了担架,再用被子和雨衣盖在上面,生怕老人被雨淋着。
小小的担架,不但承载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更是老人在险境中的惟一希望。在将老人从2楼抬下楼的过程中,李勇君不敢有丝毫疏忽,用手紧紧地握牢担架的一头,每踩一步都用上全身的力气。
短短10多级台阶,却走了近半个小时,老人终于被安全送达安全地带,回到了家人身边。
赤脚救援6小时
芳渚村村口有个隧道,因为地势较低,村里的水流都集中朝里灌,水流湍急。偏偏这里又是进出村子的主干道。每到此处,消防官兵都要全力拉着橡皮艇的船头,防止橡皮艇失去控制,朝隧道里滑撞。
作为中队里排得上号的大力士,中队长让他冲锋在前,站在船头充当主力。一到隧道里,他在前面拼命拉,众人一起使劲推,就能稳稳地把船往前面推。然而雨水冲来了很多淤泥,堆积在水底。李勇君在一次拉船中,一脚踩在了泥中,踩脱了鞋子。他想把鞋子抢回来,却发现鞋子被卷进了水里,不知冲到哪里去了。
光着一只脚的李勇君,被中队长叫上了橡皮艇,“没鞋子很容易被水里的硬物划破脚,你就在船上划船,再帮忙搀扶老人和小孩吧。”丢了一只鞋的李勇君,为了保持平衡,索性把另一只鞋也扔掉了,赤脚参与起救援。在橡皮艇上,他来来往往地搀扶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孩子,又帮忙传递一些重要的群众财产。赤着脚站在也有积水的橡皮艇里,坚持参加了6个小时的救援,因为雨水浸泡、蚊虫叮咬,现在李勇君的脚上还是伤痕累累。(江苏省常州市双拥办供稿)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