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太行奶娘”英雄群体走进人们视线

2015-07-28 14:51:06来源:中国军网-军报记者
每个奶娘身后,都有一段感天动地的亲情故事,如今这些真实的故事,已经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们,为太行山抗战历史增添了宝贵的新篇章。

60年前面对生死、艰辛,曾用甘甜乳汁哺育八路军将士后代的一个个鲜活生动感人的农村妇女,经过百余民间热心人士4年多横跨三省五市十余县的辛苦挖掘找寻——

上百位“太行奶娘”英雄群体渐渐走进人们视线

为太行山抗战历史增添宝贵新篇

\

“太行奶娘”的旧照

中国军网-军报记者北京分社(解放军报记者郭建跃、董 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太行山革命老区传来喜讯:经过百余民间热心人士4年多横跨三省五市十余县的苦苦找寻,已经有上百位“太行奶娘”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她们在60年前,不顾生死、不畏艰辛,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八路军将士的后代,每个奶娘身后,都有一段感天动地的亲情故事,如今这些真实的故事,已经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们,为太行山抗战历史增添了宝贵的新篇章。

记者走进太行山深处的左权县七里店村,见到了已93岁高龄的张招弟老人。她的讲述需要小女儿锁先帮助复述,1944年秋天,日本侵略者的炮弹炸死了新婚张招弟的男人,战火年月还使她三次夭折儿女,但她用奶水养育了3个四处抗日顾不上孩子的八路军夫妇的后代,第一个养育了3年,第二个哺育了十个月,第三个抚养了整整16年,她给孩子取名“和平”,小“和平”进城后,至今和奶娘亲如一家,每年都要回左权看望奶娘。

最早动意找寻“太行奶娘”的人民日报老记者段存章说,他看过罗瑞卿女儿罗峪田的文章《我的太行山妈妈》,他听过刘伯承儿子多次回左权寻找奶娘的事,他了解太行山老区到处都有八路军后代寻奶娘,太行山奶娘盼奶孩儿流干了眼泪的故事,全国妇联离休干部候香莲告诉他:“我有两个孩子的奶娘是在太行山的武安、邢台县。”老人临终前对女儿说:“记住!你们是吃太行山小米长大的,不要忘了根。”正是在这种触动下,他开始带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百余热心人士加入的抢救历史、找寻“太行奶娘”的壮举。

从抗战开始的1937年起,129师及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党政军机关7万余人驻扎左权,期间成对的革命夫妻先后在这里生育,他们奔波在枪林弹雨中,无奈把孩子都寄养在了老乡家里。圪料山的奶娘李果兰父母为保护八路军托付给她们的孩子,把母女藏进山洞,俩人被鬼子刺刀刺死;南窑村的奶娘杨玉莲抱着奶孩儿被鬼子追赶,她急中生智把孩子安置在隐蔽处,自己连喊带叫把鬼子引开跳了崖,所幸落在灌木丛才保住性命。像这样的“太行奶娘”还有许许多多。

如今,三本真实纪录“太行奶娘”的书已经出版;一台反映这个英雄群体的《太行奶娘》左权花戏歌舞剧,也在全国巡演150场,场场轰动,无数读者和观众被“太行奶娘”的高尚情怀深深打动。

\

抗战时的合影照片

\

曾经的“太行奶娘”

\

曾经的“太行奶娘”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