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建体系齐抓共管 双拥花开满庭芳(图)

2015-07-22 09:36:42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按照“把握一个核心,突出两大战场,做好三篇文章,实现四个主体目标,实行五条线推进”的主旨,作为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完成了军地满意的答卷。

\

“党群间的血肉相连,军地间的鱼水情深,是双拥工作的原点。只有着力破解军民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建设深度融合的军政军民关系,才能使双拥工作与时俱进,产生勃勃生机和活力。”历下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苏凤清表示,如何在新形势下赋予双拥工作崭新的时代内涵,实现由传统双拥向创新双拥的历史性转变,在这张“考卷”上,历下区委区政府结合自身特色,按照“把握一个核心,突出两大战场,做好三篇文章,实现四个主体目标,实行五条线推进”的主旨,作为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完成了军地满意的答卷,在军地共建中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

  齐抓共管 以人为本

  “构建组织领导体系、制度落实体系、目标考核体系,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我们将双拥工作高位推进,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以双拥领导小组、双拥办、双拥工作站和志愿者服务队为主的‘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将一般任务提升转化为内生驱动的自觉行动,从而激发了各级人员做好双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历下区双拥办副主任叶军敏介绍说,管后院、稳后方,保障军人安心、家属舒心、部队放心,才能为巩固部队国防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据悉,历下区委区政府自2013年起,加大对无工作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助的投入力度,放宽发放条件。共投入120余万元专项资金,在全市率先为随军前户口为济南市的无工作干部家属发放生活补助金,并在每年“八一”期间,为驻区部队困难军人家庭、困难军人家庭子女发放医疗救助金和教育救助金,年发放金额达50余万元,救助160余人。

  历下区委区政府还积极开展落实军转干部、退役士官和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近年来共安置转业干部72人、退役士兵53人、随军家属19人,在部队子女入学转学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安排到师资力量雄厚的重点学校就读,平均每年解决100多名孩子上学入托问题。另外,建立健全企业军转干部交流平台,为其提供正常交流和反映问题的渠道。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近年来,历下区双拥工作以科技文化进军营为龙头,以青年联谊、法律援助、生活服务、体育健身为主的‘五进军营’活动,受到了军地双方的一致好评。”叶军敏介绍说,早在2006年,历下区聘请专家学者到部队授课,在联勤九分部建起了全省第一家“军营科普大学”,培训专业人才。燕文社区与辖区部队共建学习型社区,打造了“双拥电子学堂”品牌,同时,历下区法院在立案大厅设立涉军案件窗口,开辟审理“绿色通道”,对确有生活困难的军人家属,给予减免诉讼费。历下区双拥培训中心每年为部队官兵、随军家属进行技能、艺术培训,同时,在就业、生活方面进行指导,各街道、各艺术团体等每年“八一”、春节期间到部队进行慰问演出,社区双拥工作站还组织双拥志愿者为社区优抚对象进行情感陪护、生活帮助。燕山街道办事处94岁老拥军模范于瑞芝情系子弟兵,10年来缝制1500双鞋垫送军营,为部队官兵讲述抗战亲身经历,成为军营中为人熟知的“兵妈妈”……数不胜数的拥军事例,已成为众志成城、御敌卫国的力量源泉。

“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待遇,开展‘关爱功臣’活动,是我们‘民心工程’的保障重点。”叶军敏说,历下区实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帮助优抚对象与全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目前,历下区所有享受定期补助的优抚对象定补标准在全省全市均位居前列,其中老复员军人定补标准高于国家定补标准近两倍。近年来,历下区为辖区内370名重点优抚对象缴纳医疗保险金300余万元,为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生活补助金420余万元,“给优抚对象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是历下区双拥人的最大心愿,我们今后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双拥工作中去,为全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助力。”叶军敏如是说。(本报记者 赵晓东 兰萃 通讯员 赵玉辉 叶军敏)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