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莱芜,是一块英雄辈出的土地。
莱芜,是一片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土地。
莱芜,更是一方有着“双拥”光荣传统的土地。
曾记否,战争年代,这里上演过一幕幕“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面。广大军民携手并肩,浴血奋战,结下了牢不可破的血肉情缘;和平时期,老区人民不忘革命本色,每一寸红土地上都在传颂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鱼水新篇。莱芜人民延续对人民子弟兵的特殊感情,开展了一系列双拥活动,已经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现在,莱芜人民在继承双拥工作优秀传统基础上,迅速适应双拥工作新常态,全力支持部队建设,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向实现双拥创城“七连冠”、蝉联创城“满堂红”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军爱民,民拥军。嬴牟大地上,奏响了一曲又一曲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凯歌。
“项目行不行,军地共决策”——军民融合制度先行
总投资10亿元的中电莱芜平洲风电场,去年3月份奠基开工建设。项目开工前,为防止干扰部队电磁信号,市政府办公室向驻莱部队发出征求意见函,召开由驻军单位参加的论证分析会议,在得到部队许可后才组织施工。项目建成后,既可向当地电网供电,又能满足部队用电需要,真正实现了军地互促共赢。
类似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
——全市融合旅游区开发建设和部队遂行训练需要,计划投资7000多万元,联合部队优先建设国防路。
——市人防办立足发展“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工程,政府出地,通过市场化运作,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凤城西大街人防工程建设,战时可疏散掩蔽市民3万余人。
——投资数亿元的雪野航空体育训练场在当初项目立项建设时,就征求部队特种作战训练需要,建成后无偿提供给部队作为军事飞行训练基地。
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高效顺畅的调控运行机制。
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并建立了军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联审机制,成立了由军地有关单位及专家组成的论证审核小组,在军地重大工程立项时,按照“经济与备战兼容、平时与战时衔接、军需与民用一体”的要求,坚持领导决策和专家辅助决策相结合。
驻莱部队在工程施工和启动军事设施方面,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力求把影响降到最低。某部雷达设备启动时,对周边的民用电视信号造成干扰。部队了解此情况后,立即向上级机关汇报,并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最短的时间内更新了设备,并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消除了电视信号干扰,受到周边群众的称赞。
“入伍即入学”——— 多领域融合走向深入
在市气象局荣誉室,驻地部队赠送的“测九天风云准确及时、保军事行动安全顺利”锦旗,格外引人注目。市气象局和驻莱某部建立了军地气象合作机制,实现军地气象资源共享。
军民融合并非仅限于此。
驻莱部队某部战士王正拿到青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后格外高兴:“在部队当兵还能拿到本科毕业证书,以前想都不敢想。”
去年以来,我市从教育入手推进军民融合,开展“入伍即入学”活动,培养军地两用复合型人才。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莱芜技师学院、莱芜科技成人中专学校(莱芜电大)选派高素质教师,走进军营进行学历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仅去年,就有1000多名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参加培训。
2014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提升双拥共建水平”,列入了2014年重点改革任务。我市把某部官兵公寓并入地方开发建设的某居民小区,完成水、电、气、暖等配套工程,方便了部队官兵及家属的工作生活。泰钢集团、莱钢粉末冶金、金鼎电子等12家企业与5家部队高校院所、军工企业建立了稳固的科技合作关系。
行业拥军、企业拥军、社团拥军、社区拥军、志愿者拥军等社会化拥军活动是我市拥军工作的全面深化。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已建立社区双拥工作站133个,志愿者队伍600多支,活动基地28处,医疗服务中心35个,法律服务中心32个,艺术服务中心6个,企业拥军协会3个,开展双拥活动6000多次。
“情洒第二故乡”——— 拥政爱民硕果累累
5月25日上午11点,钢城区辛庄镇城岭村村民尚明香用桶装好烫好的猪食,走向一墙之隔的济南军区驻莱某部。15年来,她每天分3次去喂猪、打扫猪圈,至今从未间断。“这都是为了回报部队对我和家乡父老的恩情。”尚明香说。该部入驻莱芜后,以“同呼吸、共命运”的要求,大力开展“双拥共建、双向奉献”活动。
多年来,不但平时经常照顾尚明香的饮食起居,而且还为当地居民加固整修“军民连心桥”,主动投资完成村庄河道清理工作,并且把周边的城岭村、团坡子村、桃科村、宝台村列为救助扶贫对象,积极开展经常性双拥活动。
驻莱部队一直有双拥共建的优秀传统,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解救生产事故险情和抢险救灾、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发挥了重要作用。驻莱部队大力开展军区“四项工程”、省军区“六项工程”和“一十百千万”拥政爱民活动。积极参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共建街道16条,出动兵力3000多人次,车辆400余台次,重点整治卫生死角和卫生难点区域。建立扶贫联系点10多个,帮扶困难户60户,资助中小学校2所,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团结。
退伍军人始终保持革命本色,投身全民创业和经济发展主战场,并涌现出一大批典型。
风雨如磐,岁月如歌。莱芜人民正在以挚诚的情怀,为子弟兵营造温馨的家园。来自天南海北的子弟兵,也在用朴实的行动支援着“第二故乡”的建设。我市的双拥工作将在全体军民的齐心努力下,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续写双拥工作的历史新辉煌。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