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军民共建双拥模范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奋力构建和谐萍乡”……走进萍乡城乡,大型的广告牌、醒目的横幅、滚动的标语扑面而来。近年来,我市坚持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舆论造势,营造了社会各界关心国防、支持双拥、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媒体宣传有声有色。萍乡日报、萍乡广播电视台、江西手机报萍乡版、萍乡手机报等市内媒体开辟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专栏,刊播双拥稿件1000余篇,系统介绍《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以及其它国防知识700余期,制作了《鱼水情深谱新篇》电视专题片,推出了《双拥知识百题》和图文并茂的《立足新常态、展现新作为,萍乡奏响新时期双拥工作新乐章》等报刊专版。同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中央、省级媒体深情关注我市双拥工作,陆续刊播稿件56篇,另有23篇分别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江西网等网媒发表。
社会宣传轰轰烈烈。全市各级共悬挂横幅标语1800余幅,出板报278期,设置大型双拥宣传公益广告牌35块。260家银行网点的LED电子显示屏,均24小时不间断地滚动播放双拥标语。市公交公司在223台公交车上张贴标牌,在60台公交车内连续播出双拥标语,在公交站台设置公益广告牌120块。萍乡火车站、汽车站等全市服务行业窗口单位开辟“拥军窗口”70多个,设置“军人优先”等服务标牌120块。
典型宣传卓有成效。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宣传双拥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有力推动了全市双拥创建工作的广泛开展。今年92岁高龄的龚全珍老人矢志爱国拥军,经常走进军营,围绕爱国爱民的话题与官兵们促膝交谈,至今已为部队和学校捐赠国防科普图书上万册,最近10年为复员老军人、困难家庭学生捐款超过10万元,成为享誉全国的“老阿姨”。
近年来,我市还涌现了47载情暖子弟兵的“兵妈妈”陶艳萍和被消防官兵称为“江妈妈”的江青莲等双拥典型。安源公安消防大队与城北小学“启智班”结成帮扶对象已有22年,在雨中保护伤者的“打伞哥”王晨和“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熊志坚的先进事迹,通过媒体宣传后,广受赞誉。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