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模范城市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象山县双拥工作全民掀起高潮

2015-11-16 10:43:36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象山县位于浙江中部沿海,由象山半岛东部和沿海656个岛礁组成,陆地面积13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25公里。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记者 叶渭红 通讯员 林冬琳)象山县位于浙江中部沿海,由象山半岛东部和沿海656个岛礁组成,陆地面积13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25公里。境内港湾曲折,港口、滩涂众多,拥有百里黄金海岸之称。石浦港、西沪港都为天然良港,港内水深,风平浪静,出入方便。南渔山列岛、南韭山列岛海域宽阔,水深。独特的区域优势,使象山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象山县国海防要地,素有“东海前哨”之称。是驻军和部队进行训练演习的理想之处。

象山县县已七次蝉联“省双拥模范县”、四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第五次申报“全国双拥模范县”。2013年,是象山县县双拥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是象山县县“瞄着打仗拥军,盯着战场支前—浙江省象山县全力保障部队提升打赢本领”(国内动态清样第3389期)的经验,得到领导的批示肯定。同时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每日电讯》等17家国家级媒体、16家省市媒体作了宣传报道。二是在2014年1月24日的全国军民迎新春茶话会,象山县县俞骏副书记和人武部檀年华政委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作为县一级代表,全国只有六个,浙江省就象山一个。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和合影留念。

领导高度重视,把双拥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完善党委议军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县委书记办公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坚持每年两次专题听取双拥工作汇报,定期召开县双拥领导小组工作例会,邀请驻象部队首长共商双拥工作大计,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宜,进一步增进军地双方的理解和互信。正象象山县们县委书记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说的,没有强大国防支撑的GDP是镜中花、水中月,一击即溃。

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双拥工作舆论氛围。通过象山新闻中心、县广播电视台开设专栏、专版、专题,高密度、大容量地报道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充分展现象山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进一步明确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五连冠”的工作目标。

完善双拥工作的具体工作制度和政策措施。县委、县政府结合双拥工作新形势,先后修改完善了《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在乡复员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医疗补助办法》、《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义务兵优待金发放管理办法》等文件,从政策层面保障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国防建设优先,一切让位于部队需要。因历史原因,“拳头部队”海军91681部队营区军民混居、军民同港,封闭营区涉及村民和民用码头搬迁,影响当地经济规划、增加财政负担,象山县们得知情况后,带领相关部门多次深入部队调研,最后决定由县里投入2200多万元,搬迁营区内群众、新建民用码头,确保部队战备安全。实施海军92815部队的营区进出道路新建工程,部队原来进出都穿过下沙村,道路狭窄、人员车辆多,交通不方便,2013年落实资金1500万元,结合下新海塘维修加固,修建一条长1500米,宽8米的连结公路,今年可以完工,使部队进出绕开村庄,有效保证了大型军事装备的通行和部队出入安全。五狮山观通站,长年驻守在海拔550米的高山上,条件艰苦,生活枯燥,县图书馆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建立“高山军人图书流通站”,送书上山,并在全国率先发出“以书为桥、知识拥军”的倡议,为所有驻象部队建立了流动图书馆,丰富了部队的业余文化生活。实施驻象部队的安居工程。2008年县政府划拨40多亩土地给4805工厂象山修船厂建造了海申苑小区。去年象山县们在“八一”慰问期间,得知部队家属随军制度改革后,部队的家属住房比较紧张,县里十分重视,多次研究协调,最后决定在安居房中,划出30套房源提供给部队,以解决部队家属住房难的问题。

做好来象海训部队的接待保障工作。由于象山县县具有良好的海训自然条件,某集团军已连续多年来象山县县海训,且进驻规模逐年扩大,进驻官兵达1万人次。首先是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对海训部队的每一次进驻,县、镇乡(街道)、村都建立专门组织,建立专门组织,形成有力的后勤保障工作网络。主动召开军地联席会,协调解决部队驻训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县政府为专门为海训指挥所解决了指挥用房,并完善了道路、通讯等设施。相关单位(学校、企业、村)和人民群众主动将最好的住房让给部队官兵居住。县供电、供水、电信等部门给驻训官兵安装了电话、电表、铺设了管道、线路,为部队官兵解决了生活用水难的问题。其次是创造良好训练环境,保障部队训练任务的完成。县公安局、安全工作站及时和部队通报驻地民社情及安全保密形势,与部队建立联防制度,安排专家给官兵作防间保密形势报告。县气象局在第一时间将天气和台风情况通报部队。海训部队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海陆空综合演练,而需要封航、警戒。象山县县全面启动紧急保障机制,及时做好198平方公里海域的封航、警戒工作。同时,依托象山县县成立的华东地区第一支民兵船运团,每年都抽调民船与海训部队开展兵船对接演练活动,既配合了部队的训练,又锻炼了自己的队伍,增强了全民的国防意识,得到了首长的高度赞扬。每年海训期间,为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1军1师在象山县县南韭山海域举行实兵演习,此演习时间跨度长,涉及领域广,规格高。在演习前,参训部队、宁波军分区和县政府联合召开了演习保障协调会,相关部门及涉及乡镇参加,会上通报了情况,明确了任务,各镇乡、公安都落实到人配合部队做好陆上、码头的警戒。渔政、海事、边防等部门派出船只协助做好海上警戒工作,确保了演习的圆满完成。2009年以来,南京军区空军部队先后多次在渔山岛进行实弹射击演习,清场和转移群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次接到通知后,在近海捕捞的近百艘渔船都马上中断作业返航回港,岛上300多名居民每次都提前转移进入坑道。演习训练群众损失赔偿牵涉军地利益和精力,为让部队能安心训练,同时又调动保护群众拥军积极性,县里规定,对群众因部队演习造成财物损失、赔偿责任主体难以认定的,如炮弹爆炸震塌房屋、造成养殖鱼类死亡等,实行县乡(镇)政府兜底赔偿制度。据统计,仅此一项,近年来全县支付金额就达1000多万元。演习结束后,对演习造成部分房屋开裂,树木损失等情况,县政府和乡镇统揽解决,不给海训部队添麻烦。第三开展走访慰问,增进军民友谊。“八一”期间,凡是“八一”期间在象山临时海训的部队,都列入象山县们的慰问范围。宁波市、象山县领导都深入到一线进行慰问,赠送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县人民医院、石浦台胞医院派出最好的医护人员到海训部队义务巡诊,开通救治“绿色通道”。军地之间开展军民联欢晚会、歌咏比赛、兰球友谊赛等多种形式,既增进了军民友谊,又丰富了部队的业余文化生活。象山县们的双拥工作得到首长的高度肯定和表扬。

以“军地互帮共建双六项工程”为抓手,促进军地融合式发展。

以点带面,丰富军民共建活动。不断完善基层网络,把双拥组织向企业、社会组织拓展,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军民共建点100余个,拥军社区、服务站、服务点20多个,各类群众性双拥机构30余个。“八一”期间,各级党政领导都亲自率团慰问演训部队。全民拥军、草根拥军蔚然成风,涌现出25年送书上门的“高山军人图书流动站”,20年如一日情系部队的“兵妈妈”金春兰,连续四年无偿为海训部队提供营房的民营企业家冯宗平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拥军典型。
分项实施,深入开展双六项工程。以满足部队新需求为目标,深化“军地互帮共建双六项工程”活动,创新实施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方式。目前实现了驻象部队流动图书馆全覆盖,团以上单位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有4名军人得到帮助;各驻象部队开展爱民帮困行动,已结对资助30多名贫困学生,充分调动了军地双方的积极性,使广大军民在创建工作中得到实惠。

深度融合,发挥部队参与地方建设作用。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各驻象部队大力弘扬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积极参加象山县县重点工程建设、五水共治、抢险救灾、驻地百姓义诊等活动。2012年7月,超强台风“海葵”正面袭击象山,10多个村庄被淹、10多万人受灾,驻象、驻训部队3000多名官兵与民兵应急分队一起,迅速转移群众、抢运物资、帮助恢复生产,挽回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上亿元,今年超强台风“灿鸿”长时间影响象山,驻象、驻训部队准备了60多辆车、800多人的应急抢险力量与与民兵应急分队一起,迅速转移群众、抢运物资、帮助恢复生产,成为象山百姓心目中的生命财产安全“守护神”。真正建立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谱写出双拥工作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