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黄剑琴)16日—17日,第十轮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县)检查工作组进入清远。16日上午,记者在清远市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情况汇报会上获悉,2011年以来,清远连续三届获得“广东省双拥模范城”称号,清城区、英德市和阳山县也连续多届获得“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其中,“五城同创”、双拥优先;发挥部队优势支持驻地发展等成为双拥创建工作的最大亮点。
据介绍,清远拥军传统悠久,革命老区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革命烈士1472人,革命遗址183个。2012年至今,清远共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近5000人。全市共有复退军人近10万人,优抚对象有41441人,驻军单位18个,其中师级单位1个,旅级单位1个,团级单位14个,连级单位2个,陆、海、空三军、二炮部队等兵种齐全,是省山区市中驻军较多的市。
在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中,清远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提出“五城同创”,坚持双拥优先。坚持做到双拥创建“五优先”,即双拥工作优先议定、创建经费优先保障、部队建设优先支持、军人事务优先办理、涉军困难优先解决。
在资金投入上,自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36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超过2.26亿元,是清远建市以来投入最多的一次,也是粤北地区投入驻地国防建设最大的地级市。这些资金主要用在:修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民兵武器仓库、购置消防和警务消防设施设备1.97亿元;投入驻军营房建设1.39亿元;赠送书籍7.7万册和大量文化体育器材,划拨1200多万元慰问金走访慰问驻穗、驻清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代表。
落实就业安置政策上,2012年以来,全市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128人,其中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占比达98%;安排随军家属就业164人,其中机关公务员2人,事业编制74人;安置到国有企业6人,自谋职业82人,发放自谋职业安置费250万元;接收退伍军人3000多名,安置率100%,免费职业技能培训70%以上。
在军人子女入学入托上,2012年至今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优先解决驻地部队军人子女入学入园182人,如市区的优先安排到教育资源较优、教育质量较好的清远市直属机关幼儿园、新北江幼儿园、清城区凤翔小学、清城区中学等。
在军民共建上,全市有军民共建点132个。其中军地远程共建已成为清远双拥创建工作一张响亮的品牌。2014年海军589舰专门以清远市地名命名“清远舰”。为培育社会拥军力量,市专门成立了“清远市非公组织爱国拥军促进会”,全市非公组织共建点已达到42个。
另外,在创建工作中,清远市还发挥部队优势支持驻地发展,这是清远双拥创建工作最大的亮点。特别是在2013年、2014年,清远连续两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驻清部队累计出动官兵8万多人次,劳动日6万多个,出动车辆机械11560台,抢救群众34582人,为地方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先后涌现了“孤岛十小时生死救援”、“水上医院现大爱”、“跳水哥托举生命”等英勇事迹,获得省委书记胡春华的高度赞誉。
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锋表示,广清一体化迫切需要“双拥模范城”的支持。目前广清一体化已经上升到省一级战略,要求清远南部地区进一步融入珠三角,在融合过程中,军地、军队、军民共建意义重大。下一步,清远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将针对当前工作不足及检查组反馈的意见,加强自查整改、落实优抚政策、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等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开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齐头并进、军民团结与军地共荣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