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模范城市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民心连心 共建双拥城---福建惠安全力打造“真情拥军”品牌

2015-09-17 11:08:15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在惠安悠长的历史河床中,镌刻着让人感动的拥军传统,标记着充满真情的爱民印记,人民群众和子弟兵山水相依,鱼水情深,惠安军政民不断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记者 刘宗利 杨东昇 通讯员 黄文斌)惠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也是海峡西岸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也是一座传奇的城市,惠安人民有着英勇抗击敌寇的优良传统。清末邱二娘起义、大革命时期建立泉州市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土地革命时期的“惠安暴动”、“武装抗捐”,无不述说着惠安人民的抗敌情怀。在惠安悠长的历史河床中,镌刻着让人感动的拥军传统,标记着充满真情的爱民印记,人民群众和子弟兵山水相依,鱼水情深,惠安军政民不断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

“爱军妈妈”——曾恨老人向记者述说陈年(谢华 摄)

拥军爱民坚如磐石 优良传统一脉相承

长年以来,惠安有着和谐的双拥氛围。时至今日,这片热土上,依然驻扎着涵盖全军海、陆、空、二炮等各兵种部队,是全省乃至全国兵种最全、数量最多的行政县域之一。

惠安人民长期秉承着优良的拥军传统,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双拥工作,着力营造双拥工作良好氛围,形成一个党政军齐抓共管的社会局面。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破解双拥热点难点问题、培树双拥工作新典型、增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双拥创模水平等方面有新作为,实现双拥工作新飞跃,为双拥创模夯实基础。

军队是长城,军人是亲人。惠安县全方位打造真情拥军特色,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为部队官兵解决后顾之忧,谱写了军民真情相拥、融合发展的动人篇章。一是办好拥军项目。围绕新时期强军目标,为部队办实事、做好事。近五年来惠安县共投入9787万元支持部队执勤、训练、文体、生活四项设施和“四个一好”等168个办实事项目。每年联系相关部门为部队提供各类培训、文娱活动、法律服务等共建活动。同时惠安县积极协调处理多起涉军事件,切实维护部队权益,保障地方经济项目建设;保障军事演练,支前工作服务到位。近三年来,先后有32批次旅团级部队单位、2.2万人次入惠演练,营造良好的军营内处环境,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军事用地需要,为部队生活、训练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突出抓好应急支前综合保障,对支前物资供应站重新选址,落实规范化建设工作。二是科技拥军,实效显著。惠安县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科技强军建设,近几年来投入科技拥军资金366万元。为部队建多媒体教室和局域网5个,组织“科普进军营”活动等科技拥军活动。惠安县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全方位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做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做到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注重实效。

鱼水情深亮点频出 惠安特色无限延伸

优良的拥军爱民传统已经深入人心,正成为这座滨海城市的动人符号,让人畅想,他汇聚了惠安风土人情,融入了城市海岸的碧海蓝天,彰显了惠安人坚定和热忱。充分发挥独具惠安特色、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的品牌效应,扩大拥军影响力。

解放军庙——海岛上的坐标。百姓有情万民敬英烈,军魂永在千秋镇海疆。堪称全国十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镇西沙湾畔,有一座全国乃至全球仅有的,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庙”的建筑——解放军烈士庙,庙宇供奉27尊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解放军烈士雕像----英烈廿七君,这是一座专门为牺牲的军人建造的庙宇,始于1949年秋,建成于1996年秋。

庙宇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一个缩影。当年敌机轰炸肆虐,被解放军救出的小姑娘,而今已白发苍苍却依然热心拥军的曾恨女士感恩于英烈救命之恩,历经曲折,筹款建造成英烈庙宇。惠安县也曾经发动各界捐资170多万元重建和修缮崇武解放军烈士庙。庙宇建成后,四方民众慕名前来凭吊奉香,添砖加瓦,遂成今日雄伟庙貌。是以弘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后代奋发有为,谱写了惠安县拥军的壮烈篇章。如今,解放军烈士庙作为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已接待150多位将军及社会各届人士参观学习,人数达近15万人次,成为爱国拥军的一座醒目地标。

惠女哨所——海岸边上的凤凰。无论刮风下雨,在崇武半岛的海滩上,总能看到一队身着惠安女传统服饰的女民兵武装巡逻的身影,她们不仅是一首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青春之歌,也是一道多彩人生的风景线。这里是中国唯一有编制、常年执行海防巡逻任务的女民兵哨所,也是惠安县海防民兵队伍中唯一一所有建制的服役哨所。哨所内有编制10人,除了哨所所长张亚平为男性外,其余9名均由惠安女组成,是中国唯一一支身着特色服装的民兵队伍,被誉为“新一代红色娘子军”。

\

惠安女民兵哨所

哨所主要担负四项任务:站岗放哨,开展军警民联防,搞好海防线的值班执勤,落实上级赋于的战备任务;搜集情报;应急处突,积极参加防火救灾、防汛抢险、协助镇村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搞好哨所自身建设,组织哨所人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参加三个文明建设,宏扬“惠女”精神。自开展消防共建以来,参加火灾扑救30余起, 其中在一起民宅火灾中抢救老人1人,得到受灾户及村民的赞誉。现在,全体人员均被授予“中国消防志愿者”称号,2012年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义务消防队的事迹。同年。哨所被公安部授予“119消防先进集体”。2014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为缅怀英烈,弘扬爱国事迹,惠安县财政投入800万元建设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 宣传惠安人民积极抗敌的革命精神。2011年开馆以来累计参观人数超过9万人次;由惠安籍将军陈保定同志发起,同时我县发动各界捐资620万元建设的惠安将军希望小学(福建第一所),于2010年9月建成交付使用。这些举措在全省县级区域都是绝无仅有的。

服务人民无私奉献 军民共建成效显著。

驻惠部队积极支持地方建设,主动参与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活动,为惠安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赢得了惠安人民的普遍信任和赞誉。一是牢记宗旨服务人民。几年来,部队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建设投入4500多人次,支持新农村建设援建点31个,植树造林1.6万多棵;参加抢险救灾、防汛抗台432起,抢救被困和遇险群众458人,抢救财产价值3889万元;协助查处案件526起;义务献血42万毫升;义诊送药880人次;走访慰问烈军属、革命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参战退役人员等重点优抚对象和部分低保户、困难户等380人次;捐资36万元,帮助贫困学子78人;派出官兵800人次,对3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军训和国防教育。二是共建活动优势互补。开展“军民共建社区、军地共同发展”活动,为部队送树苗帮绿化美化、送晚会促文化发展,帮助部队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实事1600多件;惠安县电力公司、惠泉公司、广电网络公司、军粮供应站等企业与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共投入资金110万元帮助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嘉惠中学、惠安一中、崇武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幼等学校与校园附近部队开展共建活动,互利双赢、成效显著。三是双拥促进共同发展。卓有成效的双拥活动,有力地促进军地共同发展。惠安县域经济实力连续18年入围全省十强、连续13年进入全国百强,并获得福建省爱国拥军模范县五连冠的称号;驻惠部队共有32次受到总参谋部、武警总部、南京军区及军以上机关的奖励和表彰。崇武镇与驻地某部、县民政局与驻地某团先后被福建省政府和省军区表彰为军民共建三挂钩先进单位,县支前办被福建省支前办表彰为支前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7月,崇武、黄塘和净峰镇,惠安县财政局、公务员局等七家单位分别被泉州市表彰为双拥工作模范乡镇和模范单位;惠安县人武部被泉州市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豪翔集团董事长蒋细宗、崇武镇党委书记李安安等八位同志被泉州市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2011年12月,县军粮供应站与驻地部队等七对共建单位被泉州市表彰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11年12月崇武女民兵哨所张丽蓉被授予“全国民兵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2月,崇武解放军烈士庙曾恨同志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今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驻惠73159部队作为重要梯队圆满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9月9日,参加阅兵部队的集团军黎军长、张政委、林副军长、泉州市委周银芳副书记、泉州市双拥办蒋耕霆主任、泉州市双拥办刘洪副主任、惠安县委肖汉辉书记、洪于权县长、黄春辉副书记和德化县王传敬副书记等军地领导在惠安隆重迎接受阅官兵凯旋,成为惠安县双拥工作的一大盛事。

\

集团军及双拥办领导迎接阅兵凯旋

今天的惠安,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双拥各项工作,努力打造惠安双拥工作升级版,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为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凝聚更多更强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