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模范城市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萍乡市创建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工作回眸

2015-08-27 09:15:02来源:萍乡日报
8月17日至18日,全国双拥办调研督导组到我市调研督导双拥工作。

记者贺湘江

8月17日至18日,全国双拥办调研督导组到我市调研督导双拥工作。这是继6月下旬省双拥办组织的检查验收工作组之后,上级有关部门对我市双拥工作的又一次检查和检验。省检查组一致认定我市符合省双拥模范城要求,并在全省60个申报单位中名列前茅。这次,国检督导组一行对我市在新一轮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调研督导组表示,萍乡是一片有着拥军爱军传统的红色沃土,辉煌的革命历史令人敬仰,双拥传统在这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安源山上花环红,那是红色沃土蕴育的美丽,那是拥军优属盛开的鲜花——

领导重视高位推进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继续努力才能开创未来。

市委书记刘卫平在省军区党委任命其为萍乡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的任职大会上,曾经阐述过要继续努力将萍乡建设成双拥模范城的工作目标。而在创建新一轮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检查验收阶段的今年,他更是在多个场合要求全市上下,把萍乡创建双拥模范城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多次强调,做好双拥工作,既是增强军民凝聚力的政治资源优势,也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并提升萍乡城市形象,促进萍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小豹担任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甚至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来表达对创建工作的责任和信心,并以此鞭策所有具体参与者们时时刻刻不能懈怠,同时激励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其中,添砖加瓦。创建过程中,我市把双拥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来实施,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单位把双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责任状形式,明确目标和责任。全部工作实现了“三化六统一”,“三化”包括:组织网络化、管理目标化、工作制度化。“六统一”即:一是把双拥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实行统一领导。二是把支持国防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目标,实行统一规划。三是把双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统一核算。四是把搞好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行统一组织。五是把双拥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实行统一实施。六是把争创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纳入“四城同创”重要内容,实行统一部署。

舆论造势形成合力

如何让双拥模范城成为萍乡历史上一张靓丽的珍贵名片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战略品牌?一直以来,我市把双拥宣传作为双拥工作的基础工程,坚持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的舆论造势,形成强劲多元、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格局。

近年来,《萍乡日报》、萍乡广播电视台、江西手机报萍乡版、萍乡手机报等市内媒体开辟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专栏,刊播了大量双拥稿件,在各版面、时段和页面系统介绍《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等国防知识,制作了《鱼水情深谱新篇》等电视专题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江西日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卫视、中国江西网等中央、省级媒体一直深情关注我市双拥工作,刊播各类稿件近百篇。利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时机,举办文艺演出23场次、英模事迹报告会15场次、演讲比赛16场次,还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广告牌、双拥标语等各种形式进行良好宣传。依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秋收起义萍乡纪念馆、卢德铭烈士纪念馆、莲花一枝枪纪念馆和甘祖昌龚全珍事迹展览馆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生动具体的国防教育。特别是以安源纪念馆为依托,精心打造了占地面积为1.88万平方米的安源双拥文化广场,设置了双拥文化长廊和双拥文化一条街,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前来安源参观旅游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革命历史,掌握双拥知识,激发爱国热情。

拥军优属真情哺育

军人抚恤优待政策如果没有落实好,对于创建双拥模范城来说就是一句空话。

我市有1.8万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萍乡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萍乡市双拥成员单位拥军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类优抚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在湘东区,由于曾经的纳税大户萍钢公司主体转移到外地,主要税源流失严重,但即便如此,今年年初,该区仍然勒紧裤带,一口气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400多万元。

在我市,所有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各类基本医疗保险,4年来,为优抚对象免费体检达1.2万人次,减免医药费20余万元,对1-6级残疾军人全部纳入城镇在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并按每人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统筹。4年来,全市帮扶困难优抚对象生活难1950户、住房难550户、医疗难1100户。 2011年以来,我市共接收安置96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率100%,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均进入公务员队伍,做到部队、接收单位和军转干部“三满意”。对退役士兵实行指令性计划安置、货币化安置与自主就业、政府扶持就业相结合的方式,全市指令性计划安置退役士兵596名,1200余名退役士兵免费获得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率达90%以上。

拥政爱民冲锋在前

驻萍部队官兵始终把群众当亲人,视驻地为故乡,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主动请缨,冲锋在前。

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定点扶贫,在全市12个村级单位建立扶贫点。萍乡军分区深入莲花县,与该县神泉乡模背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该村加强党建工作,发展种养产业。芦溪县人武部与源南乡龙泉村建立帮扶关系,指导该村种植3000亩紫竹。安源区人武部帮助城郊管委会井冲管理处开展种植养殖致富,使帮扶点实现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结合“春蕾”计划,驻萍部队共扶助312名贫困学生,其中120人考上大学。

近4年,驻萍部队共组成雷锋活动小组15个,利用双休日,组织官兵走上街头,深入社区,义务为群众看病、照顾孤寡老人,义务植树,义务献血。市武警支队和73871部队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优势,开办“少年军(警)校”,利用暑假培训小学生。市消防支队着力打造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成了广大市民了解消防知识、掌握消防技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萍乡,哪里出现灾情,哪里群众困难大,哪里就有驻萍官兵奔忙的身影。2014年“5.25”抗洪抢险中,全市官兵先后解救遇险群众50余人,疏散3000余人,抢救群众财物计330多万元。4年来,武警官兵和公安消防部队接警执勤风雨无阻,为全市人民安居乐业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唐凯丽)